类似构图,最早是余敏设计的1983版27克“熊猫”银币,但画面表现出来的母子亲情,熊猫宝宝恋母的成分,大于熊猫妈妈亲子的成分。尤其是熊猫妈妈的那一双眼神,爱理不理的神态,似还有一点小小的怨气。时隔30年,相同的构图,相同的对象,这种情绪,却完全颠倒了过来。画面上,恰恰是熊猫宝宝受了一肚委曲,蔫头耷脑,正在那里生闷气,一脸的不开心。而熊猫妈妈守在一旁,正耐心地安抚着它。熊猫妈妈的“耐心”,是从它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也是从它的坐姿中表现出来的。它的眼神表现的,是对小熊猫的关切,它的痛苦是自己的痛苦,它的快乐,自然也是自己的快乐。它的坐姿,略略左斜,尽可能地把小熊猫揽在不受外界欺负的怀中。尤其传神的是,熊猫妈妈的左手,拉着小熊猫的右手,通过这种方式,它努力把温馨的母爱,传递到小熊猫的心中。这种温馨动作,与人类的情感,已经没有区别,或者说,设计师已经把熊猫拟人化了。 |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