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危险的“骗红” --天地不仁

危险的“骗红” 这一段时间,所谓片红真是甚嚣尘上,鼓吹者告诉大家发现了金矿。一些臭名昭著的黑嘴,大肆宣扬,迷惑了不少人。特别是一个“名气”很大的“人妖”,不仅连篇累牍地发帖考证,还要摆出流氓嘴脸威胁提出质疑的人。

片红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真的有那么大的投资价值吗?完全不是,片红就是“骗红”,它的背后隐藏着猖狂的犯罪和欺诈。

片红的图案出了问题,少女的双臂出现在一侧,这是事实,但这是个设计错误,由于邮政没有回收,不具有珍稀性,因此并没有特殊的投资价值。

宣扬片红的人也知道仅凭这一点是缺乏诱惑力的,他们连续不断地抛出了各种“变体”欺骗邮人。这个说法毫无根据,所谓“变体”是邮票印刷时由于印刷技术上的错误而造成图案,刷色,文字,齿孔,纸质等方面与发行部门公布的资料不相同,与正品有差异。

变体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

错位:即移位。如印刷错位。齿孔错位等。
倒印:套印时把图案或文字印倒了。
漏印:将邮票的一部份图案没有印出。
漏齿:邮票上应该打成齿孔的地方却忘记打孔了称“漏齿”。

倒盖:将加印,加盖的文字或图案印倒,称为倒盖。

从变体邮票的种类可以发现,变体邮票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印刷机器故障导致的印刷错误,完全不可能人为形成。

而片红标榜的所谓变体,无非是这里多个蜜蜂,那里多个树叶。电子制版技术和方法,如非故意,在一个印刷品上出现这么多的错误绝不可能,如果是故意,那么印版上会留下证据,这会让当事人很容易被追究,承担刑事责任。

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变体”完全可能是后来人为加上去的。印刷设备和技术的普及,这样的行为并非难事,如同当年的“J141”“J142”加字。这种方法称作“变造”,是一种犯罪行为,国家对此有专门的法条。

因此,片红的鼓吹者如果不能从技术上排除人为“变造”的可能,也不能从邮政的印版上或者样票上找到“变体”的佐证,更重要的是不能得到邮政的承认,那么“片红”就是“骗红”。

投资者一定要警惕骗红背后的巨大风险,远离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