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人民大会堂50年 来自藏品的压力

今年适逢人民大会堂落成50周年, 718国家邮政局发行《人民大会堂》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本票1本。人民大会堂坐落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曾先后多次荣登方寸,这为制作原地封提供了很好的加贴素材。有了加贴票,另一个问题就是去哪盖人民大会堂的日戳。人民大会堂邮电所位于大会堂内部,一般人不能随便出入,经过多方努力,一把人民大会堂14号日戳当天出现在中南海邮局,供集邮者免费加盖,当天还看到盖有人民大会堂1号、5号和10号日戳的封。人民大会堂经常作为新邮的原地,每次集邮者都只能站在大会堂外望洋兴叹,最后只能无奈退而求其次盖其支局中南海邮局的日戳,这次能如愿盖到人民大会堂日戳,真是乐坏了大家,真希望以后每次遇到人民大会堂原地的新邮发行,都能在中南海邮局觅得人民大会堂日戳的“芳容”。我用国际DL封贴全套新票,加贴所有荣登普票的人民大会堂,有普132分、8分和30分,普1452分,普164分,再补资1.64元,5元邮资符合航空挂号寄澳门资费(图1)。

630,《第16届亚洲运动会》纪念邮票和JP159《第十届世界攀岩锦标赛》两种体育题材的邮品同日发行。我把亚运会全套2枚邮票贴在JP片上制成“双首日”,补资8毛,从攀岩锦标赛举办地青海西宁南门体育场寄出,4元邮资符合明信片水陆路挂号寄澳门资费(图2)。

当藏品成为负担

7月初,我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结束了大学生活,告别了母校。在毕业的最后几天里,我整理着行李,慢慢盘点四年的收获,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吓一跳,藏品之多令我瞠目结舌,且大都属于“鸡肋”,两箱的首日封,一箱戳片卡,集邮文献类杂志五十多本,白信封若干……,最后竟装了大大小小六七个箱子,还不包括年册等大壳子邮册。

年轻的时候由于各方面不稳定,总是会因升学工作等原因而搬迁,小则发生在同一城市,大则举家迁至另一个城市,搬家本来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再加上大量“鸡肋”式藏品,于是藏品便成为搬家时的负担,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通过这次搬家,我认识到平时不应该盲目购买邮品,首先应该为自己的收藏定位,确立自己的收藏兴趣,有选择地购买,对于自己不需要的邮品,应提早转让给需要的朋友;其次应该选择精品收藏,控制自己的藏品数量,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藏品太多而成为负担,还可以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去仔细呵护自己的藏品,让其免受不必要的损害。

图1 人民大会堂加贴普票首日封

图2 JP159加贴《亚运会》双首日

 

顺便再贴出一些人民大会堂的其他原地首日封,供大家一起欣赏,并提出宝贵意见!

图3 人民大会堂小全张自然封

图4 人民大会堂套票公函封

图5、6 人民大会堂总公司首日封

图7 人民大会堂北京分公司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