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北京天干地支中一个孤单独字局名邮戳

北京天干地支中一个孤单独字局名邮戳

从清代至上世纪末未出现97式邮戳问世前,天干、地支中22个中文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在中国各个时期的邮戳上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字就代表邮局中某一职能,各司其职,从而保证了邮局内部半军事化行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迅捷有效的通信服务。

字属天干成员,最早在清代与中华邮政时期代表“洋文分栋处”;中华邮政时期还代表“邮务窗口”,也就是解放以后的“营业窗口”相同的作用,“在历代邮戳中都表示在营业柜上收寄的挂号信件、汇兑业务、电话、电报都必须盖上含字的邮政日戳,以示柜面窗口服务成功有效。

“丙”字也属天干成员,它在清代与中华邮政时期代表“包裹处理业务”;解放以后规定为“邮件分拣专用业务戳”,处理转口邮件与分拣过的邮件都必须盖上含,以示职责正常工序的完成。

“丑”属地支中第二位。清代邮政时期业务不多,不知为什么跳跃式地选用仅只用了“甲、丙、丁、戊、己、庚、癸”七个天干字序于邮戳上代表其职能,自中华民国邮政始才启用到地支作欧职责代表。

“丑”字在中华民国邮政时期用于“平常印刷物封发”;解放后,“丑”字类邮戳成为“转运邮袋职能专用戳”。

          

无论是天干中的“甲”与“丙”,还是地支中的“丑”,无论是50年代,无论在北京大城市,还是在山西普阳穷乡僻壤的小邮局,在本文附图中仅只用天干地其中单独一个“字”,就替代了支局所名称,成为我国独有的天干地支独字邮戳。

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为什么启用的?

北京只有一个邮袋转运中心,在邮戳下月牙不嵌置支局所名称,无所谓。可字为代表职能营业柜遍布北京几百处,全部只用这一种字邮戳,万一出了差错去找谁,哪一个支局所肯主动承担责任,邮局职责管理岂不要乱套了。正不知北京在1959924使用来销平信邮资的这枚字邮戳是怎么出笼的?使用场所?使用时间有多长?

笔者抛砖引玉,请有识之士,尤北京众多老集邮家不吝赐教。

            2009.7.3.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