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邮友“在一方”的博客中看到一张照片,是安徽省马鞍山某小学少年邮局成立暨该校集邮协会成立的内容。在照片的前三排,坐的全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自第四拍起,才是这些学生。而中青年的集邮爱好者却难觅踪迹。邮友“在一方”还在照片下面标注了一行文字:“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何感想,断层了。”
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眼时,我就回想到过去。1992年,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我已经有2年的邮龄了。当时在我同班同学中,包括我在内,有4个集邮爱好者。虽然大家都是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但是一枚枚信销票,也成为我们爱不释手的宝贝。每当有人得到了一枚当年发行的新邮票,都成为在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
2007年,我们其中的3人聚在一起。聊天时,大家对儿时的那段经历还难以忘怀。而现在,那两位仁兄,一个早已经不知道把当年的邮票扔哪去了,另一个读从初中起,也不再集邮了。还有那个没有聚会的同学,通过QQ问他集邮的事,得到的答案依然是不再集邮了。当年的4个爱好集邮的同学,现在也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坚持着。
2001年9月,我跑到南京看全国邮展。我下火车后第一时间就跑到展场。当时距离邮展开幕还有2个多小时,而在展场的大门前我看到的都是一群老年集邮爱好者。2008年11月,当我再次来到南京观看江苏省集邮展览时间,同样是提前了3个多小时到展场,展场外依然是一群老者在排队等待开展后第一时间购买到特供邮品。在与旁边一位邮友的交流中得知,在南京有啥集邮活动的时候,就能看到这些老人在排队。
1998年,集邮总公司发行了北京大学建校百年的极限明信片,全套3枚。当时价格也不算贵,我也就多买了几套。中午我带到学校去的时候,周围不集邮的同学看到我这套极限片非常喜欢,于是纷纷让我帮他们代购。然而,我的这些高中同学都不集邮的!或许他们购买这套极限片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自己学习罢了,多年后,当我再问起同学这套片的事,他居然不知道扔哪去了。
相比较而言,我们年轻人的集邮热情远不如这些老人了。记得年初时,我曾发过一篇博文,当别人知道我这么个年青人喜欢集邮的时候,感觉十分吃惊。我想,不仅仅是他,还会有更多的人误以为集邮就不属于我们年青人了。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说那张照片吧!我希望,照片中的那所学校应当利用好这次机会培养孩子们的这种兴趣,让这些孩子彻底地喜欢上集邮。再过10年,20年,这些孩子依然有着这个爱好。
照片来源于博友“在一方”的博客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