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读刊随笔——双“代”日戳

读刊随笔——双“代”日戳

224112  江苏大丰三圩中学   朱天文

《中国邮史》1998年第1期刊登了《“代代”邮政日戳求教》一文,文中列举了两枚嵌了两个“代”字的日戳。一为“浙江兰溪(文中误作“兰谷”)点线三格式日戳,上格为“浙江”二字。中格左部嵌一个较大的“代”字,右部为日期。下格为“兰溪”地名,两字中间嵌入“代(四)”字样(文中将“四”误作英文“an”),使用日期为一九五三年六月二日。另一枚为“湖南零陵”点线三格式日戳,上格为“湖南”二字,中格排布与兰溪戳同,下格为“零陵”地名,两字中间嵌入“代二”字样。

据朱桐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封戳珍趣录(第二辑)》中《邮政代办机构及其日戳》一文记载,1957年之前代办邮戳的“代”字的嵌缀位置可谓灵活机动,可缀于上格,可缀于下格,更有完全不缀“代”字者。而一戳中同时加缀两个“代”字的邮戳,在书中列举了七例。

一、青岛沿用汉英点线戳,上格地名“青岛”,中间缀“代五”,中格左部嵌一个较大的“代”字,右部日期为“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下格为英文“TSINGTAO”。

二、青岛沿用汉英铲字戳,上格地名“青岛”,中间缀“代五”,中格左部嵌“代办”二字,右部日期为“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九”,下格英文铲去为空白。(中格字体与上戳不同)。

三、武昌沿用汉英点线戳。上格地名“武昌”,中间缀“代四”,中格左为“代”字,右部日期为“十二月十七”字样,无年份,下格为英文“WUCHANG”。

四、九江实线三格式戳,上格缀“九江(代四)”字样,中格左部嵌一个较大的“代”字,右部日期为“一九五三年九月廿一”,下部铲去。

以上四种“代” 字位于上、中格。

五、湖北武昌点线三格式日戳。上格为“湖北”二字,中格左为日期“卅八十月八日”,右部缀“代”字,下格为“代四”字样。

六、陕西南郑点线三格式日戳。上格为“湖北”二字,中格左部嵌一个较大的“代”字,右部日期为“一九五?五月二十七”,下格为“南郑”缀“(代六)”二字。

七、湖南?廊点线三格式日戳。上格为“湖南”二字,中格左部嵌一个较大的“代”字,右部日期为“53十二月卅一”,下格为“?廊”缀“(代?)”二字。

以上四种“代” 字位于中、下格。

又查阅张凯升先生编著的《中国邮戳目录》,其269页《民国邮政日戳》一章中也记载了两枚双代日戳。

一枚为贵筑(贵州)新村点线中文三格式日戳,上格为贵筑(中缀贵州,为双地名日戳),中格左部缀“代”字,右部日期为“卅八十月二十五”,下格为“新村”地名,中间缀“代”字。

另一枚为点线中英文三格式日戳,上格为地名“贵阳”,中间缀“代六”二字,中格左部缀“代”字,中间有一竖线,右部为日期“卅八九月九日”,下格为英文“KWEIYANG”。

从以上邮戳可以见到,这些邮戳所见戳形为三格式中文戳和中英文戳两种,均为沿用民国邮政日戳。大部分有戳号,使用时间为1949—1954年。笔者所见共十一种双代字日戳,列举出供大家参考,欢迎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