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家邮政局曾经发行过一套特种邮票来展现端午节的节日习俗。这三枚邮票展现的分别是赛龙舟、包粽子、除五毒。
但是今年的端午节,我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邮票所反映的节日气氛。我也不清楚邮票中的“除五毒”风俗具体是咋回事,因为我还真没有见过这些习俗。不过端午节每家的大门两侧都会悬挂艾叶和菖蒲,可能也是为了达到驱邪的作用吧。
赛龙舟,原本是高安每年端午节必备的节目。不过我自从10年前读大学起,就再也没有亲眼看过家乡的龙舟赛了。虽然人在外地学习、工作,但是龙舟赛的场景也被朋友们拍成照片,发给我们欣赏。然而,今年不知为何,龙舟赛居然停办了。不过回想起10年前,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一个龙舟赛,还确实有着过节的气氛。整个县城都是万人空巷,各位父老乡亲都从农村赶到城市里来欣赏龙舟赛。
包粽子,是全国人民过端午节的风俗吧!无论是我的家乡,还是在我读书求学的九江,还是在我曾经工作过的深圳。端午节吃粽子都是必然的风俗。而且往往到了这天,我的家乡还有蒸发糕、煮茶叶蛋。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咸蛋、皮蛋也会纷纷上市。好像也是节日必备之物。不过出于个人的喜欢,我和家人是不爱吃皮蛋的,所以家里也就没有上这道食品了。
以下内容及邮票图案,来自赵涌邮票目录
端午节也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端有“初”的意思,我国农历以地支记月,五月为“午”,五月初五就叫端午。
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6种说法:一说是纪念屈原;二说是纪念介子推(流行于山西一带);三说是哀悼被谗言害死的伍子胥;四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流行于浙江会稽一带);五说是祭“地腊”(道教弟子持此说);六说是源于夏商周以来的夏至节。当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纪念屈原。
赛龙舟 最早记载赛龙舟的为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人们穿着盛装,扶老携幼,点燃蜡烛,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祭毕,群龙挂红一齐下水,一声炮响,船似箭发,两岸欢呼,鞭炮齐鸣,热闹非凡。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船上旗饰和划船手服装也与船色相同。
挂香囊 每逢端午节,姑娘们都要绣制玲珑剔透的香囊,内装芳香馥郁的山柰、细辛、白芷、丁香、甘松等药物,散发馨香,以求辟秽之效。挂香囊的习俗始于宋代,朝廷传谕全国纪念屈原,让人们佩带香囊,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流芳千古。
除五毒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过去民间把蛇、蝎子、壁虎、蜈蚣、蜘蛛称为“五毒”,除五毒是提醒人们要防“毒”防病。人们还用彩色纸剪成装着“五毒”的葫芦画像,贴在墙上,表示把“五毒”锁住。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