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种邮票目录为新中国邮票设置的项目
(一)明细资料的项目名称
有些项目在各种目录都有设置,比如,邮票名称、发行日期、全套种数、每种面值、印刷版别、齿孔度数、变异品。
邮电版目录在《凡例》中说明,设置下列项目:(1)邮票套号、(2)邮票名称、(3)发行日期、(4)印刷版别、(5)齿孔度数、(6)邮票规格、(7)整张枚数、(8)背面刷胶(与否)、(9)单枚邮票的编号(套内序号)、(10)邮票面值、(11)邮票图案名称、(12)发行量、(13)全套邮票枚数、(14)全套邮票国内市场参考价格、(15)原画作者、(16)摄影者、(17)设计者、(18)雕刻者、(19)责任编辑、(20)印刷厂、(21)再版厂、(22)加盖厂;实际还有图片、变异品、供稿单位、原画艺术类别、防伪方式、(邮局)售价、背胶类别、注。
其他目录大多设置:邮票品种编号、名称、刷色、每种邮票的新、旧票市场参考价格。
有些项目仅在部分目录或对部分时期发行的邮票有所设置,比如,首日封价格、有无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的极限片、相关常识、参考文献。
所有目录都没有记载相应的邮政日戳、纪念日戳和风景日戳。
(二)图片展示方式和资料内容的异同
1.图片 所有目录都附有邮票的图片,但展示方式不同(表2)。有的彩图,有的单色;有的每种一图,有的每套一图,有的“每图”一图(同图不重复);有的带齿孔边,有的只刊图样,没有齿孔边;有的展示小型张全貌,有的裁去小型张边纸;有的各枚之间互不遮挡,有的前一枚左边盖没后一枚右边叠放。
中文版目录中,除亚洲卷外,全都列出全套邮票的彩图,只是缩寸比例不同:燕山版最大,为邮票原大;其次为杨目,邮票每边约为原大的三分之二,小型张每边约为原大的50%;邮电版的邮票和小型张每边约为原大的50%。亚洲卷为大16开本分四栏,邮票每边约为原大的50%,小型张图片受横向限制,所以缩得更小。
外文版目录中,只有JPS列出全部邮票的彩图,邮票每边为原大的50%强,小型张每边约为原大的35%;米歇尔虽也列出全部邮票的图片,但为单色,邮票和小型张每边约为原大的50%,而且不表示齿孔,在感觉上与实物具有差异;吉本斯虽然只为每套邮票刊出一种图片,但为彩色,比例又大,每边约为原大的70%,甚至80%,只展示邮票,不展示小张票的边纸,也不表示齿孔;斯科特基本上只为每套邮票刊出一种彩图,但完整表示齿孔,每边约为原大的70 %,因其每页分为四栏,图片最宽只能做到42mm,所以大部分小型张或异图横双连缩得更小。在每套只列一种图片的目录上,也有例外,比如吉本斯对《毛泽东诗词》(文7),难以用简单的淖秩非斜泶锿佳哪谌荩甘径琳叻直嫫分郑荒芰谐鋈子势钡?4种图片;对另一套带头像的毛泽东语录邮票(文10),虽然可以像前一套(文1)那样,用邮票图样中有几行、几个汉字来描述,但也列出了全套5种的图片。而斯科特则比较随便,对文7列出5种图片,对某些异图连票则全部列出。
JPS刊出全部同图异色票,对再版票刊出版式特征图,但不重复刊出再版票图片;亚洲卷只刊一种同图异色票,因为它单色印刷;杨目虽是彩图,也只刊一种同图异色票,而在文字说明中详细写出每种邮票的刷色。
各家目录分别根据自身的条件,既追求完整,又讲究科学合理。外文版世界目录也有因资料缺乏而不得不采用单色图片复制(如吉本斯的文7-4、文15)或使用旧票图片(如斯科特的普8、普9)的。
表2 各种目录上新中国邮票的图片
目录名称 |
燕山版 |
邮电版 |
JPS |
吉本斯 |
斯科特 |
杨目 |
米歇尔 |
亚洲卷 |
选刊图片 |
全部 |
全部 |
全部
(不含版式二) |
每套一种 |
每套一种 |
全部
异图 |
全部
(不含版式二) |
全部
异图 |
印色 |
彩色 |
彩色 |
彩色 |
彩色 |
彩色 |
彩色 |
单色 |
单色 |
图片与实物边长比例(%) |
邮票 |
100 |
50 |
50 |
70 |
70 |
66 |
50 |
50 |
小型张 |
100 |
50 |
35 |
仅刊邮票图
75 |
≤50 |
66 |
50 |
≤50 |
图片篇幅比 |
321 |
100 |
40.2 |
31.0 |
27.3 |
70.9 |
23.9 |
37.4 |
主要由于对图片的处理方式不同,为记录相同年数的全部邮票所用的图片篇幅之比就出入很大,以邮电版为100%,那么杨目就相当于70.9%,然而依次为JPS40.2%,亚洲卷37.4%,吉本斯31.0%,斯科特27.3%,米歇尔23.9%,而燕山版则超过邮电版三倍(表2)。
网上邮票目录可以不受篇幅限制,但因各套邮票不在同一页面展示,也有相对大小不够直观的缺陷。
2.发行日期 所有目录都标示每套邮票的发行日期,邮电版悉遵可能找到的发行文件。比如,《中韩海底光缆系统开通》纪念邮票,因纪念对象原因延期至第二年发行,邮电版仍将发行日期标示为“1995年12月15日”,而用附注的形式说明“开始出售”的日期为“1996年2月8日”,而所有外国出版的邮票目录,都按实际发行日期排列,JPS在说明中指出中国集邮总公司的首日封销戳日期是1995年12月15日。
比较复杂的是几套普通邮票,特别是历年来邮电版目录有所更改的,如普16全套14种,邮电版2007年版只标开始发行日期1974年4月1日和最早发行品种3种,但在早年版本上,还有1975年11月12日发行其余11种的记载⑩,而吉本斯、米歇尔则有4月1日和同年8月15日各发行7种的记载。(参见附录1各种目录上邮票发行日期的比较)
外文版各套邮票的顺序都按发行日期编排,若因获得邮票发行信息的迟缓,往往会使这一规律被迫打乱,尤其对于分期发行的普通邮票,于是他们采取将这些邮票放在开始发行年份末尾的做法,如JPS的普8,斯科特的普8、普9。
由于网页链接的多元化,作者编制网上邮票目录内各套邮票可按发行日期排列,但并不拘泥于此(也可按其他顺序排列);编号顺序虽与发行日期有关,但按发行日期检索时并不使用邮票编号。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