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中国2009世界邮展上的中外珍邮

    国际集邮联合会84个成员国集邮组织将全部参加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这次世界集邮展览,为世界邮展自举办以来参展国家最多的一次。

    参展的中国珍邮和世界珍邮的数量已确定为78框,部分在国际集邮界有重大影响,并获国际荣誉大奖的邮集将首次在我国与广大集邮爱好者见面,极大地增强了邮展的震撼效果,提高了邮展的吸引力。其中,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提供了10框从未公开展出的特级馆藏珍品,包括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绿衣红娘”(竖双连)、“全国山河一片红”(4连)等。英国皇室提供了英国1840年用第一块印版印刷的蓝色2便士邮票38枚大方连、百慕大“佩罗特邮票”、好望角三角形错体票2枚、加拿大1851年黑色12便士新票及贴此票的实寄封各1枚等。此外,还有国外6位世界著名集邮家收藏的,曾获世界邮展荣誉大奖、国家大奖、国际大奖的珍邮精品。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

    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邮票,简称红印花小壹圆。中国早期珍罕邮票。红印花第一种加盖“当壹圆”邮票。传说只试盖了两整张(每张25枚),计50枚。邮政当局嫌加盖字体过小,决定改用大字“当壹圆”字模,故加盖小字的称为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已发现存世仅32枚。其中有四方连1件,横双连1件,其余为单枚。信销票仅1枚,乃世界孤品。有2种珍贵的变异票,即要加盖英文“dollar”后面没有句点(.)和有远距离(2㎜)句点。中国邮票博物馆藏有加盖小字当壹圆新、旧票各1枚,为王纪泽、马任全向国家捐赠。

 

红印花“绿衣红娘”邮票

    红印花“绿衣红娘”邮票,是红印花加盖小字贰分绿色试盖样票。中国早期著名珍邮。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初期,需用邮票量大而急迫,邮政部门将红印花加盖“暂作贰分”票交给上海一家私营印刷厂加盖。厂方以绿色油墨试盖后,送审未被采用,后归档。这种独特的绿色试加盖样票流入集邮家手中,为其取一雅号“绿衣红娘”。存世9枚。其中1件是直双连,由中国邮票博物馆收藏;余为单枚。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因票幅比原订1968年9—10月发行的“大一片红”(未发行)小,故又称“小一片红”。“大一片红” 未获批准发行。为了庆祝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全部成立,又计划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这套重新设计的纪念邮票。全套1枚,面值8分。邮票图案为工农兵手持《毛主席语录》的游行队伍和中国地图。因地图上有“全国山河一片红”字样,故集邮界称之为“一片红”。这枚邮票由于地图绘制不准确等原因,通知停止发行,但有个别邮局违章提前出售。因流出量很少,故新旧票和实寄封均成为中国邮票中著名的珍品,实寄封更为珍贵。

 

百慕大“佩罗特邮票”

    百慕大“佩罗特邮票”,也有称百慕大“派洛特”临时邮票,又称百慕大“1便士”临时邮票。百慕大汉密尔顿邮局局长威廉·B·派洛特,为给用户提共方便,每当邮局关门时,便在门口挂出一个信箱,用户只需在待寄信件上贴足1便士邮资投入信箱即可。后来,为解决有些用户不贴足邮资的难题,他又在一位化学家朋友詹姆士·海尔的帮助下,将邮局使用的邮戳上的月、日去掉,沾上印泥盖在纸上,发行了一种“派洛特”临时邮票,全套1枚。邮票图案呈圆形,圆圈周围印有“HAMILTON    BERMUDA”(汉密尔顿·百慕大)字样;圆圈正中印有年份“1849”。面值“1便士”为手写体。邮票上有“派洛特”的签名。最初,派洛特用黑色印泥手盖这种临时邮票,后又改用红色印泥手盖;有的邮票上有派洛特签名,有的则没有。这种临时邮票,从1848年使用到1861年。据考,百慕大“派洛特”临时邮票存世仅10多枚,十分珍贵。

 

好望角三角形错体票

     好望角三角形错体票,简称好望角三角形邮票、黑三角错体票。1853年9月1日,好望角邮政局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也是世界第1枚三角形邮票。邮票图案采用端坐的“希望女神像”。票型呈三角形。面值1便士,红色;面值4便士,蓝色。后来又印制了4种面值票;1便士票玫瑰红色,4便士票蓝色,6便士票淡紫色,1先令票黄绿色。英国伦敦威廉·汉弗里斯雕刻,珀金斯·培根公司印制。20世纪初,出现一种4便士黑色错体票,但原因不明。到20世纪40年代,据L·N·莫里斯·威廉斯解释,在印制好望角邮票以前,珀金斯·培根公司从未使用过锚状图案的水印纸,好望角黑色4便士邮票只是这种锚状图案水印纸的印样。此种错体票存世仅11枚,为世界珍贵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