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邮票投资的工具

       任何进入邮市的投资者, 都应具备两种投资邮票工具: 投资邮票工具书和集邮工具, 这是保障您能在邮票市场的商海中顺利畅游的最基本条件.
  1.投资邮票工具书

  我国的邮票, 统一由邮电部发行, 邮电部经常会提供各种集邮报道、新邮预告, 以及当前供应的各种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与价目表的各种信息.凡是想投资邮票的人, 都应与邮局保持经常联系, 了解邮票发行部门的发行行情以及价目行情, 并应经常性地去邮票市场逛逛, 以随时把握行情和动态.

  同时, 拥有投资邮票的指南性工具书, 对于自己的投资抉择也是大有裨益的.此类工具书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1) 邮票目录.也称邮票年鉴, 是集邮者用来检索邮票发行情况以及进行价格参考的工具书.

  邮票目录一般附有全套或部分邮票版图、发行日期、齿孔度数、票幅大小、主要图案内容、颜色、各枚面值及新、旧票参考价格、特殊的纸质、背胶情况, 通常变体票也包括在内.

  邮票目录在体例上是多种多样的: 有按国家、地区形式编写的邮票目录(如世界邮票目录) ;有按发行时间形式编写的邮票目录 (如世界古典邮票目录) ;也有按主题内容分类的邮票目录 (如体育邮票目录、动物邮票目录、花卉邮票目录) .

  世界最早的邮票目录是1861 年在法国巴黎出现的手抄本`世界邮票目录'.它记录了当时各国所发行的500 多种邮票.

  我国于1957 年10 月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 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的中国邮辈噬计啄柯迹示殖鍪鄣挠势蹦柯贾杏∮杏势狈⑿辛俊⒚嬷怠⒆钚屡萍垡约笆谐〗灰撞慰技鄣? 这是您进行邮票投资的好指南.

   (2) 世界标准目录.是指在国际上公认的, 历史悠久、权威性较大的世界邮票目录.这主要包括英国出版的《吉朋斯目录》、美国出版的《斯科特目录》和《明库斯目录》, 以及法国出版的《香槟目录》等几种目录.同时, 日本、香港、台湾等地每年也都会发行巨册、年册目录, 标示中外邮票最新行情.查阅这些邮票目录, 有助于您了解和掌握世界邮市行情和信息.
   (3) 集邮图鉴.是附有清晰版图介绍的集邮知识书籍.集邮图鉴除了印有与内容相关的邮票版图外, 有的还印有介绍齿孔、水印和珍贵邮票细部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 使集邮者通过阅览, 增进了感性认识.但这是插图本集邮图书, 而不是用于进行系统检索的集邮工具书.

   (4) 邮刊.是介绍集邮知识、研究集邮学术、报道集邮活动、传播集邮信息的专门刊物.

  邮票投资者应订阅在全国公开发行的《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等权威邮刊, 也可订阅《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家》等报纸.

  通过这些窗口, 投资者就能够得到各方邮讯, 及时地了解整个中国邮坛的大致状况及世界集邮动态走势.同时还能知道邮商广告、拍卖品清单、邮票行情动态等.

   (5) 价目表.即邮票出售价格表.分为官方价目表和邮商价目表两种.由于邮票市场供求情况随时变化, 因而价目表也经常随时得到修订.邮票投资者应密切注意其动向.

  2.集邮工具

  每一位邮票投资者, 都起码应拥有一套完整的、相应的集邮工具, 其中包括镊子、放大镜、量齿尺、胶水纸、衬纸、护邮袋、集邮插册、集邮贴册等等.这一系列集邮工具对于邮票投资者的重要性, 就好比画笔、画布之于画家, 实验器材之于科研工作者.

   (1) 镊子.邮票是精致的印刷品, 因此, 对于每一枚邮票的品相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在邮票的收集活动中, 为了避免对邮票的污染和损坏, 忌讳用手直接触摸邮票.因为手的皮肤表面容易渗出一些细微的汗粒, 用手去触摸邮票, 这些小汗粒就会粘到邮票上, 从而形成污点.因此, 在欣赏或整理邮票时, 都应该使用镊子.
  夹邮票时要使用镊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镊子都能用来夹邮票.镊子的形状因用途而异.用于集邮的镊子尖端必须扁平、圆滑、无锈, 松紧程度也要适宜, 过紧会使邮票留下夹痕, 过松易使邮票脱落.初次使用新镊子, 最好找几枚废票反复练几次, 以避免因使用不当而使邮票受伤.保存时注意不要把尖端弄脏或挫伤, 也不要用手指去摸, 否则就失去了使用镊子的意义了.如果一时疏忽, 把镊子弄脏了, 要用布、纸或者挥发油擦试一下再用.

   (2) 放大镜.邮票一般印刷得都很精细, 单凭人们的肉眼, 很难观察清楚许多细微的地方.放大镜是用来观察邮票细部, 印刷工艺和鉴定品相优劣的常用集邮工具.集邮用的放大镜一般为5 一20 倍, 使用时要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 但应避免阳光直射到邮票上.镜片要保持清洁, 避免磨损.放大镜用完后, 应及时将它放入套子或盒子里, 脏了可以用擦试眼镜的柔软棉布擦净.

   (3) 量齿尺.是用来度量邮票齿孔度数的集邮工具.各国发行的邮票, 都有齿孔度数 (无齿孔票除外) , 所谓齿孔度数, 就是指在20 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孔.
  测量齿孔时, 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 上下左右移动, 直到邮票齿孔与量齿尺上的齿孔完全吻合时, 它所指示的度数就是邮票齿孔的度数.制作量齿尺的材料有很多种: 硬纸板、金属板或塑料板等等.表示方法也不同, 有用线条的、有用黑点表示的.

   (4) 胶水纸.把邮票放到贴票册上的最好办法是使用胶水纸—一种裁切得很整齐的一面带胶的小纸条.
  胶水纸是用来连接票背和贴页的, 可以把邮票安放在贴页上, 同时避免邮票与贴页的直接接触, 起到保护邮票的作用.胶水纸一般都是成袋出售, 买回来后要换到带盖的小塑料盒或铁盒里, 不要装太多, 以免互相粘连.使用方法是, 先用镊子夹住邮票, 把背面翻过来, 再用镊子夹住胶水纸, 用水稍微沾湿一端, 轻轻贴到距邮票上方稍稍靠近齿孔的地方, 然后以同样的方法, 再把胶水纸的另一端弄湿, 连同邮票一块儿轻轻贴到预定的位置上.贴好后, 用镊子将邮票掀起来看一下, 万一胶水纸上沾水过多渗出来, 使邮票背胶着水, 邮票就有可能粘到邮册上.
  胶水纸所需水分极少, 不可沾水过多.在胶水纸的水分完全干燥以前, 不要动它, 否则邮票或邮册的表面很容易被撕破.约10 分钟左右, 胶水纸就能干透.
  揭取胶水纸也有一定的方法, 不能随意乱撕, 要用手轻轻按住邮册, 再用镊子夹住邮票和胶水纸, 顺着邮册的水平方向轻轻拉.用力过猛容易损坏邮票, 胶水纸也会撕裂.从邮票上揭取胶水纸时也用同样的方法.胶水纸上的胶很薄, 一般只用一次.

   (5) 衬纸.是衬托在邮票背后的一种较厚的黑色或其他较深颜色的纸.其目的是为了使邮票更加醒目.一般衬纸的边要宽出邮票1—1.5 毫米, 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衬托效果.

   (6) 护邮袋.是一种由表面透明纸与深色衬纸两层构成的卡片, 起到保护邮票和衬托邮票的作用.使用时, 将邮票放入两层之间, 然后根据每枚邮票的大小进行裁剪, 一般在邮票四周留出1—1.5 毫米的空余, 护邮袋的一边是表面透明纸与衬纸相连的, 其他三边都可以开合.最后衬纸的背面抹上胶水, 粘在粘页上.

   (7) 集邮插册.是保存收藏邮票的邮册的一种.集邮插册由插票页组成, 每页都按一定的间隔, 嵌上透明玻璃纸条, 形成插票槽, 邮票可插入槽内.集邮插册是目前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集邮册.集邮插册只用来暂时保存邮票, 而不宜长期收藏邮票.这是因为邮票保存在插册内, 易受潮粘在册页上, 或使票面受到污损;一旦玻璃纸槽松驰, 邮票便有脱落的危险;而且, 使用插册无法在册页上书写文字说明, 不便于进行专题或主题集邮.

   (8) 集邮贴册.是保存收藏邮票的邮册的一种.集邮贴册由贴票页组成, 一般多为活页形式, 以便于贴页的更换和调整.通用的贴页印有浅色的座标线, 可以起到帮助定位的作用.

  邮票可凭借胶水纸或护邮袋粘贴在贴页上, 每页贴多少邮票, 间隙大小, 如何安排, 都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集邮内容的需要来组织, 然后在贴页上书写与邮票相关的文字说明.

  集邮贴册有利于邮票的保存, 并能发挥出个人的喜好和创造力, 适于传统集邮、专题集邮和主题集邮等多种方式使用, 是较理想的集邮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