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2000洛杉矶世界邮展回眸

大河网讯  2000年7月,中国集邮营销代表团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在那里举办的世界邮票展览。这次世界邮展的主题是“空间成就与空间探索”。在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安全返回的今天,回顾五年之前在洛杉矶世界邮展上的所见所闻,有着特别的感触和特殊的意义。

  中国摊位设在显眼位置

  中国集邮营销代表团于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抵达洛杉矶,,下榻与邮展场馆只有一箭之遥的希尔顿饭店。展馆一楼大厅的一半为销售区,另一半则为展览区。中国的展销柜台被安排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左边是挪威邮政,右边是意大利邮政,对面是比利时邮政,后面是荷兰邮政。7月6日上午,是邮展组委会安排的布展时间。代表团成员先在摊位正面挂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左右两边分别挂上了56个民族大团结邮票图案和天坛邮票图案。然后把此次带去的行将出售的中国邮票、纪念封、邮折和邮册等样品,一一陈列在柜台里,并分别贴上美元售价,等待销售。

  布展完毕,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浮想联翩。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建设事业迅速发展,中国集邮活动蓬勃开展,今天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矶城这样规模盛大的世界邮展上,中国集邮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

  连续推出七套航天邮票

  洛杉矶世界邮展规模盛大,参加展销活动的,共有250多家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及来自美国各州的邮政及邮商。这次邮展正处于世纪之交,美国邮政总局之所以将它的主题定为“空间成就与空间探索”,一是想突出宣传20世纪人类尤其是美国在空间探索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要向世人展示在21世纪空间探测的宏伟设想和前景。在举办主题邮展的同时,还在展厅内举办了航天展览,采用实物、模型、图片及声光电等技术,烘托气氛,宣传空间探测成就,普及航天技术知识。

  为了配合此次世界邮展,美国邮政总局在邮展期间连续发行了七套纪念邮票,都属于航天题材。

  7月7日,邮展开幕当天,发行《空间探索成就》圆形小型张,面值11.75美元。这是美国邮政继1997年旧金山世界邮展首次发行三角形邮票之后,第一次发行圆形邮票。

  7月8日,发行《人类登月》小型张(图1为美国宇航员签名的《人类登月》小型张首日封),面值11.75美元。

  7月9日,发行《脱离地心引力》小全张(图2为美国宇航员签名的《脱离地心引力》小全张首日封),内含两枚面值各为3.2美元的邮票,小全张邮票面值为6.4美元。

  7月10日,发行《探测浩瀚宇宙》小全张邮票,内含6枚面值为0.6美元的小邮票,小全张邮票面值为3.6美元。

  7月11日,发行《太阳系的奥秘》小全张,内含5枚面值为1美元的正五边形邮票,小全张面值为5美元,正五边形邮票也是首次发行。同一天,美国邮政还发行了含有前面5种以空间成就和空间探索为题材的邮票、小型张和小全张合为一体的印刷全张,共15枚邮票,总面值为38.5美元。

  这几套邮票不仅题材反映的都是空间探测等高科技内容,而且邮票设计印刷的科技含量也很高。比如,《空间探索成就》和《人类登月》小型张、《脱离地心引力》小全张,均采用了全息摄影技术。

  7月13日,美国邮政还发行了由儿童邮票设计竞赛优胜者设计的以空间探索为主题的邮票《展望未来》(图3),全套共4枚,每枚面值均为33美分,共计1.32美元。这4枚邮票图案是从20万件儿童参赛作品中评选出来的。

  邮票首发仪式别具一格

  据说邮票首发式是由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首创的。这位痴情于邮票设计的美国总统和当时的邮政总局局长詹姆斯·法雷共同倡仪,在邮票发行当天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目的在于扩大邮票的影响,从此开了邮票首发式的先河。

  邮展期间发行邮票的6天里,美国邮政总局每天都举行了隆重的邮票首发仪式。美国的邮票首发式在程序和内容上都与中国有所不同。首发仪式上,首先是乐队奏乐,接着是高举美国国旗和加利福尼亚州州旗的旗手及几位持枪士兵组成的仪仗队登台亮相,然后是主持人讲话和进行邮票揭幕,最后是印第安人演唱和舞蹈表演。美国首发式的邮票揭幕,不是由嘉宾掀开红布亮出邮票,而是由嘉宾用手一按电钮,在大屏幕上立即显现出巨型邮票图案,此时全场响起一片掌声。每次参加首发式的除了邮展组委会成员以外,还邀请多名美国宇航员和邮票设计者帮助造势,为大家签名留念。宇航员多为男性,也有女的。有一位男宇航员已年逾古稀,但身体健康,曾经三次登上飞船遨游太空。邮票设计者还包括4名儿童,其中3名女孩,1名男孩。

  邮票首发式安排在展馆二楼大厅举行。不发请柬,观众可以自由参加,直到厅内座位坐满为止。参加首发式的观众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均可免费领取一枚邮票首日封。应美国邮政的邀请,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了新世纪邮票设计获奖的儿童参观洛杉矶邮展并出席7月13日的邮票首发式。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都派出了两名获奖儿童参加。根据邮展组委会的安排,孩子们除了参观邮展和参加邮票首发式外,还观看了好莱坞电影城、迪斯尼乐园和圣迭戈海洋公园。

  邮展招待会简单、俭朴

  邮票展销活动从7月7日开始,为期9天,每天开馆时间为上午10:00至下午18:00。开馆时段完全对外开放,前来参观的人只需交纳停车费,不需要购买门票,展馆边上建有三层停车库,参观者几乎都是驾车前往。

  作为东道主,美国邮政利用两个晚上,为各国代表团组织了两次活动。一次是在希尔顿饭店举行招待会。招待会非常俭朴,采用自助餐形式,饭菜也非常简单。每位来宾发两张饮料票,可口可乐、啤酒凭票供应,只能任选两杯,不能开怀畅饮。另一次活动是到展馆附近的迪斯尼乐园游玩,那天晚上提供的自助餐更为简单。这就是世界发达国家美国举办的招待会,确实值得那些习惯于“穷大方”的人们借鉴和深思。

  航天题材邮品畅销

  由于这次邮展的主题是“空间成就与空间探索”,美国又是航天技术领先的国家,所以展销厅内外掀起一股“航天热”,凡是航空航天方面题材的集邮品都十分畅销。美国邮政总局连着6天发行7套航天邮票,销售点上每天人们都排着长队,争相购买,有时还供不应求。中国集邮营销代表团从国内带去的一些有关航天题材的集邮品也一售而空,包括“神舟”一号飞船搭载封售价300美元1枚,也卖出去了。后来有人还想再买已经没货。前来中国展台询问航天邮品的顾客很多,他们大都是航天集邮纪念品收藏者,其中有一些是身穿制服的美国宇航局的职员。这些人不一定全是“集邮迷”,但个个都是“航天迷”。

  称“宇航员”还是“航天员”

  洛杉矶世界邮展的主题是“空间成就与空间探索”。探测太空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太空探测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地球卫星的探测,如人类登上月球;第二个层次是太阳系内的探测,比如飞船登上火星;第三个层次是探测太阳系以外的浩翰宇宙。美国科学发达,已开始瞄准第三个层次。我国航天技术与美国、俄罗斯相比较,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发展迅速,成绩斐然。2003年10月15日上午至16日早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23分,离地球300多公里,杨利伟成为中国从太空返回的第一位航天员,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为此,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两枚。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搭乘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发射升空,离地球343公里,飞行近5天5夜,于17日凌晨4时33分成功返回地面。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迈向太空的新起点。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叫宇航员,中国为什么不叫“宇航员”而叫“航天员”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位副总设计师解释,这来自钱学森的一个观点。人们头顶的空间,根据高度大致应该分为空、天、宇。飞机属于航空;而人类目前进入太空的距离也很有限,叫航天;未来更远的探索旅行,则叫航宇,或叫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