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邮市中不可小觑的顶端优势现象

邮市中不可小觑的顶端优势现象

162650  内蒙古扎兰屯市兴安小区1号楼117  

所谓“顶端优势”,是指植株顶端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经生物学家探究,认为其原因在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成为输入物质的库,优先得到细胞分裂素;而侧芽因生长素浓度低,得不到足够的细胞分裂素,因此生长受到抑制。在此基础上,还总结出许多规律:一是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二是幼龄植物顶端优势强,光线、土壤或水分亏缺顶端优势增强。三是植物侧芽的数目通常大大超过水分和有机、无机营养所能维持其生长的枝条数。

顶端优势”现象在大多数植物中普遍存在。但是邮市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我们却还没有加以研究和利用。

首先,邮市中肯定存在“顶端优势”现象。从单一的发行年度来看,邮票的价格生长是不平衡的,总会有极少数的一套或几套率先生长,抢占当年邮市的制高点,如2008年的“防震减灾”,2007年的“嫦娥一号”、“取消农业税”,2006年的“奥运会项目”,2005年的“奥运不干胶”……;从邮市整体来看,每一类邮品都有突出的品种,如张中的“梅兰芳”、票中的“庚申猴”、版中的“2003年小版”、本中的“咕咚”、片中的“23届奥运会”、“纳米比亚”、“老龄”……。这些邮品在相关的领域中带动其身边的优势品种,形成强大的“顶端”,由于“生产素”含量高,一方面不断地夺取弱小品种的营养,造成弱小品种发育不良或者干脆萎蘼不振。

其次,邮市“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也同样随距离增加而减弱。新邮生长迅速、代谢旺盛,优先享用资金营养,于是次新邮、早期邮品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从而生长受到抑制。在中国邮市的发展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从发行频率上看,距离我们越近的邮品,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越强,形成非常明显的“顶端优势”;而这一现象,我们谓之为“炒新”。“炒新”对邮品市价生长空间带来的压力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对相临年份邮品市价的抑制随年份的向前推移而减轻。简而言之,从关注度和和市场资金集中角度,新邮“顶端优势”强,次新邮弱之,早期邮票更弱。因此,纪、特、文、编、JT具有相当宽广的自由空间,早期编年票的潜能也陆续得到释放,而2003年以后的邮品随年份的增加而受到的打压强度表现出递增趋势。这一“顶端优势”强弱与表现方式的不同,致使邮市“整个植株”呈现出塔形生长姿态。

再次,邮市中顶端优势的强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植物生长,受营养与环境条件影响非常大:在光线、土壤或水分亏缺的情况下,植株的顶端优势增强,变得特别芊细;氮素供应充足时,顶端优势减弱,变得特别粗壮。深入思考中国邮市,其实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整个大环境里,当投资渠道非常狭窄的时候,邮市一枝独秀,一跃而成为投资的重要渠道;而当股票、彩票、币卡、证券、书画、陶瓷、古董、现玩……全部挤入投资渠道时,邮市的吸引力一下子跌入了深谷。在邮市内部也是如此,政策是“光线”,大众是“土壤”,资金是“水分”,流通是“氮素”,当拥有了利于邮市发展的政策、热心收藏的大众、充裕的资金和普遍的邮政流通使用等几个条件后,邮市中的“极端发展”、“局部疯长”等现象将得到有效规避,邮市的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才可以真正实现。

此外,植物侧芽的数目通常大大超过水分和有机、无机营养所能维持其生长的枝条数。番茄顶端优势弱,能长出许多侧芽;灌木顶端优势极弱,几乎没有主茎与侧芽的区别。但绝大多数树木除主干由顶芽长成外,由侧芽长成的侧枝数量是极大的,通常大大超过各类营养所能维持其生长的枝条数。顶端持续向上发展,侧枝就会不断增加,其给根系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邮市亦然,一个国家邮票的流通使用量是有限的,收藏量是基本固定的,社会需求是不普遍不平衡的,也就是说维持邮市生长的营养材料并不充裕阔绰。但是除了必须发行的品种外,邮政部门为了扩大收入,总是通过增发邮品、变换花样、推出“短腿”等方式“强拉顶端冲高”、“增容侧枝吸金”,实际上这是不利于邮市发展的。植物可以按照水分与营养的供应情况调节分枝数,保证自身的协调生长,但邮市更多地增添了人为的因素,这就使邮市不能通过市场调节而强壮身躯。

鉴于上述分析,在发展邮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顶端优势的原理。如果想继续维持邮市的上述“顶端优势”,我们就可以考虑突出个品,加大炒新,政策主导,蔑视大众,骗吸资金,减少流通。如果想取消这种“顶端优势”,我们则应该考虑借鉴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现成的经验,通过普施阳光、雨露、肥料、空气,用“打顶”的办法,促使“侧芽”萌发,增加“侧枝”数目,促进“侧枝”生长,建设一个花团锦簇、郁郁葱葱、强壮蓬勃、潜力无限的邮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