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我看邮票三十年(一)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差不多的集邮时间也将近三十年了,第一次知道集邮活动是在1980年,虽然我知道邮票的时间还要长。

新中国的集邮事业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盛起来,首先是邮票的选题向丰富多彩发展。纪念邮票从以纪念节日、纪念日、革命领袖、伟人邮票为多,特种邮票以反映祖国建设和工农兵为多,普通邮票以天安门为图,1959年8月,随着北京邮票厂的正式投产,革命圣地、著名人物、名山大川、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登上邮票,使人耳目一新。但“文革时期”的邮票题材公式化味道较重,领袖像、红宝书、红旗加群众、一片红海洋,1976年之拨乱反正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科技发明、文教体育、妇女儿童、国际交往、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国防现代化等题材出现在国家的名片上;

其次邮票的印刷手段多样化。北京邮票厂的建成,结束了外界印刷厂商代印邮票的历史,在印制工艺上结束了雕刻印刷一种工艺,采用胶版、影写版、影雕版、胶雕版等印制方法,色彩、线条、齿孔、纸张、油墨等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近年来有应用了微机雕刻新工艺,提高了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

再次邮票的材质有了不同的使用。1997年首次采用金箔印制邮票,到以后的绢制邮票、木质邮票等。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在邮票的选题、设计、印制等方面,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越来越高,并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