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许多集邮前辈讲过,集邮者不一定求全,只求心中的那份快乐。
是呀,静下心想一想,有谁将所有邮票集全呢?远的不说,就说新中国邮票吧,从1949年10月8日第一套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始,一直到2008年12月18日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邮票124套,特种邮票75套,文字邮票19套,编号邮票21套,J字头邮票185套,T字头邮票168套,小本票35套,普通邮票46套(含改值、普东、普旅、文普、无号),个性化专用邮票17套,贺年专用邮票3套,欠资邮票2套,航空邮票2套,军用邮票2套,包裹邮票1套,自动化邮票1套,年编票中1992年20套、1993年17套、1994年21套、1995年27套、1996年31套、1997年24套、1998年31套、1999年20套、2000年26套、2001年30套、2002年27套、2003年28套、2004年28套、2005年28套、2006年31套、2007年33套、2008年29套。这些只是在邮票目录上编的,至于未发行、取消发行以及一些错体、变体则不在其中。那么有谁将新中国六十年来所发行的邮票全部集齐了呢?恐怕没有吧!记得在某个报纸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称某位集邮者集齐了全部新中国邮票,当时我就说不可能,在集邮界的“全”是指所有已知的邮票全部收集齐全,那么像“小片红”、“蓝军邮”、“放光芒”、“公元前”、“大学生”、“十月革命”“普8甲”这些全有了,那“大片红”、“大蓝天”、“黑题词”、“脸谱”、“青年生活”、“鸟”、“集邮”呢?红灯记样票呢?普2四千元呢?普5样票呢?恐怕很少有人会拿出来吧?别嫌我较真,大概集邮的人都爱较真。
在这60年的1152套邮票中,以1978年为分界线,前三十年发行各种邮票316套,后三十年发行各种邮票836套,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入邮票的发行工作之中,全国科学大会以及妇代会、青代会、工代会被搬上方寸之地,石油工业、矿业、化纤、钢铁等工业建设,牧业建设、水乡新貌、气象等有关农业方面的题材也出现在邮票之上,更有徐悲鸿的奔马图和工艺美术作品、以及药用植物等题材纳入国家名片,丰富的不仅是当年的邮票题材,更是预示着新中国将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此后,金鸡、东北虎、白鳍豚、牛、紫貂、益鸟、梅花鹿、天鹅、扬子鳄、朱鹮、熊猫、白鹤、猛禽、麋鹿、褐马鸡雪豹、野羊等珍稀动物,山茶花、荷花、菌类、月季花、梅花、木兰科植物、兰花、水仙花、杜鹃花等珍贵之物,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等名著,苏州园林、避暑山庄、北京故宫等园林宫殿,四季长城、台湾风光、桂林山水、西双版纳、石林、庐山、秦始皇兵马俑、峨眉、历代名楼、泰山、华山、衡山、恒山、西湖、都江堰等风景名胜、各地风光,齐白石、吴昌硕、明清扇面、簪花仕女图、敦煌壁画等古今名家名作,爱因斯坦、蔡特金、白求恩、鉴真、徐光启、李冰、贾思勰、黄道婆、徐霞客、聂耳、科赫、柯棣华、宋庆龄、孙中山、郭沫若、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马克思、陈嘉庚、冼星海、徐悲鸿、三S、郑和、林则徐、邹韬奋、廖仲恺、蔡元培、茅盾、李四光、华罗庚、竺可桢、孔子、李大钊林巧稚、侯德榜、秋瑾、陶行知、徐锡麟、宋教仁、瞿秋白等一大批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名人志士以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寓言、童话、生肖、体育、科技等内容也反映在1978年以后的邮票之中,许多作品出自当时中国画坛的顶级高手之作,除了孙传哲、许彦博、刘硕仁、卢天骄、万维生、李印清、稍柏林、潘可明、任宇、邓锡清、邹建军、吴建坤、陈晓聪、张可让、黄里、程传理、李为等一大批著名的专业邮票设计家,俞致真、刘旦宅、戴敦邦、刘继卣、吴作人、徐悲鸿、周令钊、王叔晖、田世光、靳尚谊、范增、黄永玉、韩美林、刘向平等美术界知名大家也参与到邮票设计中。
1978年至1984年这几年间的邮票从设计、印制等方面看,是新中国邮票发行工作的一个全盛时期。在印制方法中使用影写版较多,但也不乏雕刻版、影调套印、胶雕套印、胶版印制。在1980年举办的建国三十周年最佳邮票评选中,这一时期的多套邮票名列其中,例如J13《周恩来逝世一周年》、J21《毛主席逝世一周年》、J25《全国科学大会》、J38《国际儿童年》、J42邮票展览·香港》、J47《建国30年第四组》、T28《奔马》、T29《工艺美术》、T37《山茶花》、T40《东北虎》、T42《台湾风光》、T43《西游记》、普20《北京风景》等。这些邮票已经成为新中国邮票中的经典。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