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1942年2月中国政府派远征军赴缅甸与盟军联合作战抗日,保卫中国大动脉———滇缅公路。后因军事失利,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分别撤回国内及撤往印度加尔各答西北面的兰姆加。而原来随军入缅的325、333军邮局也随烟撤往兰姆加。
1942年7月,云南第13军邮视察总段派视察员李梦华等7人前往印度兰姆加设立中国驻印军邮视察办公室,负责处理入印部队的军邮事务。军邮业务所需的票卷、物资和资金统由云南省邮政管理局供给,行政事务则由东川(驻重庆)第九军邮视察总段管理。同时设332军邮局(图1),接办333军邮局业务;而 325军邮局则转往国内为“滇、康、缅甸游击总指挥部”服务。入印军邮局计有:153、243、325、329、331、332、501、502、 503、504、505共11局及1310派出所一年。
1943年4月,撤到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与国内新派去的部队改编为驻印远征军。军邮局积极为远征军将士传递家书、小包和报刊等。中印“史迪威公路”未通车前,邮件是经航班机及运输机通过驼峰航线运送;必要时派员押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图2为赴印度中国远征军将士实寄昆明的军邮封,由驻印度 332军同了局会字968号附35号霍先生寄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黄土坡8号交霍少亭先生收;封正面盖有民国三二(1943年)年十一月十六日军邮收集所 20军邮戳一枚(20军邮收集所是昆明军邮收集所的代号);封背贴中信版孙中山像1元票1枚,盖销邮戳不清,另盖有民国三二(1943年)年十一月十六日昆明“(投)”投递邮戳一枚;而军邮戳盖销邮票处由于邮票脱落,只见332军邮局戳号幸存,日期为十二日,分析可认定为11月12日戳;傍边还盖有一枚红色C、C、O查讫检查双圈三格式检查戳。此封经驼峰航线由印度加尔各答,经由缅甸至昆明。为了减少重量使飞机尽量多装,所以此封面积较小,为 120mm×95mm,适合当时情况。到昆后由昆明第20军邮收集所集中后投递。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