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第15期发表田韦同志的《云南的“街”和贵州的“场”》一文,读来兴趣盎然。我生活在云贵高原,又热爱生肖邮品,也常常与这些地名打交道。
作者田韦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找到了许多与十二生肖相关的地名,为了弄清“街”与“场”的含义,他查阅了《辞海》等辞书、字典,上面的解释就是通常的街道与场地。而云贵的“街”与“场”,冠以牛、马等字,形成“牛街”、“马场”之类,就成为特有的专用名词了。我过去收集到这类的地名邮戳有:
云南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贵州省 |
|
鼠场 |
马街 |
马场 |
牛街 |
牛场 |
羊街 |
羊场 |
虎街哨 |
|
猴街 |
猴场 |
兔街 |
兔场 |
鸡街 |
鸡场 |
龙街 |
龙场 |
狗街 |
狗场 |
|
蛇场 |
猪街 |
猪场 |
这是十多年前收集的情况(目前可能变化)。云南无鼠街、蛇街,贵州无虎场。但在地图上或行政区划名录中都有这类地名,而且不止一处,原因在该地没有设立邮局,故在邮戳上缺失。
云贵的“街”和“场”与地方的“集”,广西的“墟”(圩),都是指过去的集市贸易之地,可通称为“集市”。但各地的习惯不同,如地方“赶集”多逢五逢十进行;广西的“赶墟”(或称趁墟或墟日),有二五或三六九之分。云南称“赶街”,贵州称“赶场”,多五六日轮一次。
集、墟、街、场都见之于地名,所不同者,云贵是以十二肖来命名,从鼠———猪,是极据干支纪日的进行,如牛日集市,即称“赶牛街”“赶牛场”,开始时,多选乡村道路两旁或空旷之地进行,久而久之,这些集市之地就有人来定居(逢集市之日供应茶水,或出售面点、饭菜),故而约定俗战,就采用干支纪日称为牛街、马街、牛场、马场(并非买卖牛、马的集市)。所以,如羊街、龙场、鸡街、狗场的名称,都是来源于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每12天一轮,所以赶街、赶场多6天轮一次。而一个县有多个集市,天天都在赶街或赶场,则称为“甲子转场”。
云贵这些地名与干支纪日有关,生肖集邮爱好者把完好的日戳称为“生肖地名戳”。其他地名虽也有以十二属相为名的,如白鼠、牛蹄塘、虎丘、龙里、马王庙,青羊宫、猴屿、鸡西、狗牙洞、野猪沟等,但不能叫“生肖地名戳”,因它与干支纪日无关,只能称为“动物地名戳 ”(包括非十二生肖的动物地名,如凤翔、象山、狼牙山、燕子岭、麒麟等)。
生肖地名戳,12个品种加起来总共只有几十个,且只限于云贵两省,而动物地名戳,种类多,数量大,涵盖全国,动物以百计或千计。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