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2009年新邮可制片源觅踪(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此套邮票原是2008年的发行计划中的未发行票,我已经在2008年的相关文章中介绍过相关明信片的资料,恕不赘述。

黄龙  黄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西北部松潘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岷山山脉南段,贡嘎岭的东侧。南北长31.5公里,东西宽28.4公里,总面积5.5万多公顷。以自然景观和珍稀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黄龙自然保护区以其规模大、类型多、造型奇、景观美、生态完整、科学和美学价值高等重要保护价值,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末又被正式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黄龙保护区内,集聚了雪山、原始森林、峡谷、彩池等众多奇妙的景观。黄龙的“钙华”地貌举世罕见:从海拔3578直下2200,一条长7.5公里的古冰川“U”型坳谷中,布满了由乳黄、褐黄色碳酸钙质淀积而成的钙华体,犹如一条黄色巨龙从雪山上腾飞而下。

3枚邮票分别是“迎宾池”、“飞瀑流辉”和“牟尼沟二道海”,小型张图案是“五彩池”。反映黄龙景色的明信片不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新概念文化传播中心、四川省邮政局、五洲传播出版社等单位都发行过。“迎宾池”的明信片比较少,对位的仅见2001年四川邮政局监制的《中国四川名胜风景》明信片中“黄龙瑶池”片(图22,钟强藏品),是不可多得的好载体;五洲出版社的《黄龙》中也有一枚“迎宾池”的冬景明信片。“飞瀑流辉”的明信片相对多些,1999年四川邮政局监制的《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摄影作品选》(图23)、2005年天宇文化传播中心《九寨沟-黄龙》册式片中的同名明信片、五洲传播出版社的《黄龙》中都有对位片(图2425,图24为浦燕藏品)。“牟尼沟二道海”的明信片与“迎宾池”明信片情况很相似,片也很少,仅见2003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牟尼沟风光》中的一枚(图26、浦燕藏品)。“五彩池”的明信片很多,以四川省邮政局《九寨沟  黄龙  大草原》册式片、五洲传播出版社《黄龙》及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的世界遗产》中的明信片为好(图27-29)。由于小型张邮票面积过大,贴在明信片上会影响明信片画面的观赏,建议极限集邮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制作与否及制作多少。

拉卜楞寺  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夏,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反映其明信片不少。比较早的明信片应该是1955年北京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叶浅予画作“拉卜楞寺院”明信片(图30,李壮志藏品)。1983年甘肃省邮电管理局出版的《甘肃风光》明信片中有“拉卜楞寺”和“拉卜楞寺一角”两枚明信片,这两枚片的图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中再次出现(图31,李壮志藏品)。以后,甘肃省外文书店发行的《甘肃》明信片、兰州市邮票公司发行的《甘肃》明信片中,也都有“拉卜楞寺”片(图32)。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甘肃》风光邮资明信片中,也有“拉卜楞寺”(图33)。邮票图案到底是如何描绘“拉卜楞寺”的,只能等邮票图公布后才能见分晓。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我国唯一的国家图书馆,原称北京图书馆,一般简称“国图”。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海淀区白石桥南长河畔,紫竹院公园旁。国家图书馆1987年落成,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国家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关于国家图书馆新馆的明信片,目前已知有3种以上。一种是山西省邮政储汇发行局发行的《北京八十年代十大建筑》套片中的“北京图书馆新馆”片(图34)、一种是1989年人民中国杂志社出版的《北京80年代10大建筑》套片中的“北京图书馆新馆”片(图35);还有就是2004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金卡片(图36,李忠藏品)等。

李先念同志诞生一百周年   李先念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国家主席和政协主席。有关李先念的明信片不多见,我仅在1999年《人民政协光辉历程》明信片找到由他肖像的明信片,但都是与其他领导人一起的照片。香港出版的《一代伟人——邓小平》明信片集第一集中也有一张李先念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的明信片(图37)。在没有对位明信片的情况下,这些明信片可以用作载体。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沙特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成为继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大桥已于200851日晚1158正式通车。2008奥运火炬传递中穿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目前所知的有关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明信片有23个版式。第一种是浙江慈溪县出版的《魅力慈溪》明信片,全套2枚,一枚是“在建的大桥”、一枚是“大桥效果图”(图38,张新藏品);其次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为中国喝彩——庆祝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贺年邮资明信片金卡片;后者有两个版式,一种是套装片,一种是台历片(图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