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体育集邮”会刊

“体育集邮”会刊

我们上海体育集邮研究会的会刊“体育集邮”是双月刊,一年出六期,每逢单月月底出版。今年11月是今年最后一期,今年是奥运年,今年我们的刊关于北京奥博会邮展,发表了不少的消息、文章。

近日,新一期的会刊即将出版了,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也希望各界来稿和关注。下面是即将发行的会刊的一个版面。欢迎批评指正8月,在北京举办了奥博会集邮展览,9月,在南昌举办了全国集邮展览。我们有些体育邮集同时参加了这二个展览。奥博会邮展后,《中国集邮报》编辑部向中国体育邮协秘书长陈争约稿,陈秘书长由一位邮友博客里的一句话产生了写作灵感,于是,和李祥华合作写下了下稿。本不想在《中国集邮报》发表,故以“体邮”的名义发出,结果,在今年第82期刊出。现以原作者的名全文发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上上下下的享受”一则著名电梯企业的广告语。

日前,一个邮友借用这句广告词来形容玩集邮的心态,我们以为妙不可言。为何?

玩集邮的人都知道,在2008年的89月份在国内有两个有影响的集邮展览:一个是88日至1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集邮展览”(行内人习惯称第九届奥林匹克邮展);一个是919日至23日在南昌江西省博物馆举行的“2008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一个是最高级别的世界奥林匹克集邮展览,一个是最高级别的全国集邮展览,玩集邮的当然不会放过。

体育集邮圈里有7位仁兄有幸用同一部邮集参加了上述两个邮展。经我们多方查找、核对,成绩见附表。

表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可比性强,一目了然。通过此表我们可以看到了七位的分数都发生了变化:有三位在全国邮展上的分数高于奥博会邮展,有四位的分数低于奥博会邮展;反之,奥博会邮展有四位的成绩高于全国邮展的成绩。公布归公布,其实彼者也深知这两个邮展没有可比性,为什么呢?简而言之:游戏规则不同,打分的评委不同。因为我们要谈集邮的“享受”所以不扯别的什么。

游走在集邮圈里多年,恕我们归纳了几种“享受”:

一种编组邮集参展,获得高奖,“享受”功成名就的喜悦;一种作为怡情益智,“享受”编组邮集过程的闲逸;一种作为退休后老有所乐,“享受”参与、交流过程的快乐等等。对享受成果的来说(这是较少的部分人),他们享受的是结果,对怡情益智者及老有所乐者来说(这是大部分集邮的群体),他们享受的是过程。当然也包括两者兼而有之的。

“上上下下的享受”对每一个邮集作者来说,尤其是多次参加各种邮展的作者来说,大都有这样一种体验。不同的邮展,获得不同的成绩,实属正常事(级别不同,奖级倒挂不在此列),作为参展者应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因为邮集的评审不是用电子计时器测量的百米赛跑,而有点类似于体育比赛的跳水、体操的打分,不同的时间、地点、裁判员(评委)会产生不同的分数,在所难免。当你的邮集这次获得了“上上”的结果,不要太激动,要客观的找找为什么,哪些是过“硬”的分,哪些是有点 “软”的分;当你的邮集这次获得了“下下”的结果,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怨天尤人,找找有哪些不足,和好的邮集比一比,不要和不如自己的邮集比,要制订出更上一层楼的办法,争取下次能有“上上”的结果。体育界不是有句名言嘛:胜不骄,败不馁。邮展也如战场,玩的是心智、是银子,更重要的是玩心态。

毋庸违言,参加竞赛类邮展者都想取得好成绩,但成绩是由评审员定的,参展者已经享受了集邮的过程。而评审员这时要接受任务,行使“执法权”,他们评审的结果有许许多多的眼睛“盯”着,在这圈子里“玩”的都是明白人,某某邮集“上上下下”的结果,自有集邮者和舆论的公认。评审员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享受”着过程,最后的结果,可就是对某部作品的评价,是否恰当、公正,这个“风险”(评审员的名誉而言)由评审员自己来承担了。任何追求绝对的公正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实现的,即使体育比赛有仲裁委员会以及纪律委员会,也不是还有“黑哨”嘛!

现在是玩体育集邮的要切记:“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奥林匹克格言。对于集邮者来说,大部分时间花在了集邮过程中,所以,你已经足够拥有了、享受了,“上上下下”的结果对于一个玩者还那么重要吗?当然,作为管理层应要求尽量少一些过度的、人为的“上上下下”。

让我们共同寻找集邮的真谛,体会这“上上下下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