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在《集邮》1987年第11期上,我曾谈过中华邮政“重庆大东版”邮票(简称“渝大东”,1998年人民邮电版目录“普39”)的发行时间问题。根据一些邮品和老邮刊资料,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渝大东全套4枚的发行时间可暂定为:2元(1945年3月)、5元和10元(1945年10月)、20元(1946年2月)。该文刊出后不久,就得到台湾省晏星(潘安生)先生的补充,在台北《今日邮政》1988年第6期上,潘先生根据查阅的邮政档案,大致同意了我的意见。同时,他还提到另一套“伦敦三版”(邮电版目录“普41”)是从1944年10月28日起发行。潘先生文章提供的信息,在《集邮》1989年第1期也曾有过报道。
潘先生和我的文章虽然论推确凿,在“邮学”方面似也可以基本定论。但从“集邮”的角度说,毕竟只有两件旧票物证,总觉不无缺憾。2000年10月,在重庆参加《中国邮票史》第4卷书稿审定会,此一问题复又缠绵脑海。会后我与滕晓凡先生畅叙,又蒙他相赠一件渝大东1945年实寄封,为多年的“憾”事所了很好的补“缺”,现将此封介绍如下:
这是一件从重庆市寄往江北县地方法院的实奇封,背面贴“渝大东”5元票14连(2x7)以及中信版5元票2枚,共计80元。销票日戳是“卅四年十月八(日)十五(时)”重庆6支局的汉英三格点线戳;信先送重庆总局集中分转,正面盖有总局“甲”戳(戳为沿用的“重庆改巴县”汉英文改地名戳,为外单线内点线的三格式,但时间模糊难辨);落地戳也在正面,为“卅四年十月廿一(日)”东川悦来场全汉文三格点线戳。
从信函的性质和所付邮资分析,这是一件双挂号信,虽然封上没有留下明显的挂号信息,但正面在上方横写“22391”应是挂号信的序号。80元邮资应分解为:信函20元,挂号30元,回执30元。
实寄封的邮史作用自然远胜于旧票,而此封的日期又较以前刊出的旧票早了十多天。我相信,如有机会再找一下,是能找到同样的或更早的邮品。
在潘先生和我的文章刊出之后,香港陈兆汉医师就将有关结论收入他的名作《全彩色中国邮票图鉴》(1992版)。陈先生将“渝大东”安置在孙中山逝世20周年纪念票(1945年3月12日)之后,“平等新约”纪念票(1945年7月7日)之前,(伦敦三版安置在国民党50周年纪念票[1944年12月25日]之前)。而北京出版的几本“目录”“图鉴”,却不知何故直到近年仍按旧说编排(渝大东为1945年12月,伦敦三版为1946年4月)。现在既然又找到了实寄封,我想,下一次再出“目录”,应该会有一定的调整了。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