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两种“冠军封”的差异

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展现我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的英姿和风采,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纪念封”(俗称“冠军封”)一套51枚。笔者手中共有两种“冠军封”,一种是经过实寄的,收信地址是“北京1020081信箱”,邮政编码为“102008”,寄信地址是各比赛场馆,封背面盖有红色的“北京 学院路(投)2”投递戳。另一种是未经实寄的“冠军封”。两种封所贴的邮票全部是“金牌个性化”邮票,销戳为各场馆的风景日戳。对比两种“冠军封”,发现两者存在着很大差异。

差异一:封正面的图案。实寄封上所用的图案大部分是运动员在比赛时的照片,只有体操男女团体、乒乓球男女团体是运动员领奖的照片。未实寄的封所用的图案全部是运动员领奖时的照片,且与邮票附票出于同一幅照片,只是附票图案截取了照片中的一部分。

差异二:邮政编码右下方的内容。实寄封邮政编码右下方的内容从上到下依次是:中国奥委会会徽、北京奥运会会徽,比赛场馆,五彩横条,运动员获运动会某项目冠军纪念的中英文文字。未实寄的封上则没有比赛场馆和运动员获运动会某项目冠军纪念的中英文文字,在五彩横条下面印有运动员的名子和名子的汉语拼音。

差异三:金牌及金牌上的挂带。实寄封的金牌直径为2.6厘米,金牌下沿距封上边7.5厘米。挂带宽为0.75厘米,左侧挂带几乎到达了封的左上角,右侧挂带横穿了邮政编码的第三、四个方框。未实寄封的金牌直径为2.8厘米,金牌下沿距封上边8厘米。挂带宽为0.8厘米,左侧挂带到达的位置与邮政编码方框中间平,右侧挂带横穿了邮政编码的第二、三个方框。

差异四:封正面上的运动标识。在两种封上都印有运动员获取冠军项目的运动标识,不同的是,实寄封上的标识距封下边1.7厘米,标识背景为白色。未实寄封上标识距封下边0.3厘米,标识背景为深灰色。

差异五:封背面的中英文文字。实寄封上的中英文每段的第一行文字(单词)比未实寄封上的多,英文的题目文字实寄封是一行,未实寄封是二行。

差异六:发行量、编号等。实寄封的背面左下角印有中英文文字“发行量:20,000”,而未实寄封没有注明发行量。实寄封的编号为AYJP—×(×为第几枚金牌),未实寄封的编号为GPJF1.×。在实寄封的右下角还有一组6位数字的流水号。

比较两种“冠军封”,笔者还是喜欢经过实寄的这种,喜欢的原因不仅仅是因其是实寄封,还因为这种封设计的比较好。首先,封正面上的图案表现了运动员比赛中的精彩,附票上图案则表现了运动员领奖时的兴高采烈。两幅图案遥相呼应,将运动员比赛、获奖盛况展现在了观者眼前,很好地表现了封的主题。其次,封上的运动场馆、“××获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冠军纪念”中英文文字,将夺冠的地点、人物、运动项目交待的清清楚楚,观者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在封的左面安排的内容较多,显得有点拥挤。附图是北京奥运会我国第一枚金牌获得者陈燮霞获得举重女子48公斤级冠军纪念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