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名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波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先佛入灭,是释迦牟尼佛指定的未来佛。佛教界认为:奉化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2005年9月23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复同意在奉化溪口雪窦山建造露天弥勒大佛。2008年11月8日大佛正式落成开光。大佛总高56.74米,铜质坐姿,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这是以奉化布袋和尚基本形态为造型的中国化弥勒佛像。奉化人民政府决定在大佛开光法会的同时举办2008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为此,奉化邮政局于11月8日制作贴布袋和尚个性化邮票纪念封一枚,同时启用纪念邮戳三枚,分别是“奉化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开光法会”纪念邮戳(图1);“2008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纪念邮戳(图2);“雪窦资圣禅寺露天弥勒大佛开光纪念”邮戳(图3)。
图1
图2
图3
布袋和尚,名契此,自号长汀子,唐末五代时奉化僧人。他形体肥胖,蹙额大腹,居无常所,语默无常,能示人吉凶,且能知天气晴雨。因为他常以仗荷一布袋,故人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三年(917)三月初三,布袋和尚端坐在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坐化,肉身葬于城北封山佛塔亭。
布袋和尚圆寂后,人皆以为他是弥勒转世,被奉为大肚弥勒佛。北宋崇宁三年,岳林寺住持昙振首先在寺内塑布袋和尚像作弥勒佛像供奉。此后,汉地佛寺也都把印度天冠弥勒像改为中国化布袋弥勒佛像。千余年来,岳林寺被视作弥勒根本道场,奉化被称为弥勒应迹圣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