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沪指5天徘徊2750点 短期反弹渐进尾声

2011年07月02日 04:37  证券日报
上证指数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本报记者 张晓峰

  分析人士指出,沪指已在2750点一线停留了5个交易日,表明大盘短线做多能量开始下降。从目前物价水平以及市场预期来看,6月CPI或创新高,不排除7月出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双率齐升”的可能。这或许会引发股指出现二次探底的走势,甚至跌破2610点创出新低

  经过五连阳的持续反弹后,本周市场未能继续向上拓展,呈现窄幅平台整理态势。截至昨日,上证指数已经在2750点一线停留了5个交易日。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大盘的短线做多能量已经开始下降,尽管目前日线方面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如果短期内大盘不能快速放量冲破2800点一线的强阻力区,则宣告本次反弹就此结束。

  欧美经济增速疲软

  外围形势不容乐观

  从目前情况看,包括欧、美、日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普遍缺乏动力,我国下半年外需的增长仍存在较大的隐忧。

  美国方面,在耐用品订单、新房开工、制造业指数(1283.819,5.02,0.39%)、失业率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势头。美国薪资服务提供商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宣布,5月的ADP私营领域就业人数环比增长3.8万。经济学家们平均预期该数值将增加17.5万;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宣布,5月的ISM制造业指数从4月份的60.4%下降至53.5%,创1984年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表明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放缓;美国5月工业产值增长0.1%,低于市场预期;全美房地产建筑商协会报告称,6月房地产建筑商信心指数降至13,为9个月以来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美国国会两党对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以及增加赤字、提高国债发行上限等问题上存在诸多异议,因此很可能3季度无法从财政政策上对美国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刺激。而6月份QE2结束后,3季度货币政策刺激也面临真空。

  欧洲方面,希腊债务危机中长期仍是顽疾。尽管希腊议会在6月29日对政府新一轮紧缩方案首轮投票结果以微弱票数险胜,但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目前,希腊的紧缩方案解决的只是短期问题,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希腊甚至欧债危机依然还会继续一段苦日子。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上半年是新兴市场货币政策率先退出,导致股票表现明显弱于发达国家市场,下半年轮到发达国家资产周期调整,带来的商品周期调整,将减弱新兴市场国家输入性通胀压力,因此将带来不同股票市场走势再次脱钩。

  6月CPI或破6

  通胀预期难言缓解

  随着新一轮月度宏观数据披露的来临,6月份CPI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日,各大投行纷纷对此发表各自的预期,大家一致认为,6月份的CPI涨幅最高或达6.5%,再次创出年内新高。

  申银万国证预计,6月份中国经济将呈现通胀冲高,经济探底的格局。在猪肉价格飞涨的推动下,预计6月份CPI涨幅为6.5%,涨幅再创新高。维持全年CPI呈现倒U型走势,高点在6、7月份的观点,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猪肉因素推动,3季度涨幅和全年CPI超预期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交通银行(5.53,-0.01,-0.18%)金融研究中心称,6月份以来食用农产品(16.24,0.28,1.75%)价格保持小幅上涨的趋势,同时非食品价格仍维持高位,预计6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达6.2%,再次创出年内新高。花旗银行预估,6月CPI或许突破6%,成为上半年最高点,但于第三、第四季度会渐渐回落至4%-5%,加息周期在第三季度后便将结束,后期逐渐回稳。下半年中国的CPI回落幅度将逐渐显现出来。

  对此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多,对今年的翘尾影响很大,是导致今年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发改委预计,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但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该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当前经济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态势仍在延续。

  由此,宏观经济数据普遍不佳,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减速的效果也逐步显现而出,而高通胀、经济增速下滑将致使货币政策继续从紧,加息预期进一步提升等均对市场构成实质性压制。

  清理地方融资平台

  银行等权重板块承压

  最近,关于如何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万亿贷款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并对整个A股市场带来了间接性的冲击。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

  上述负债绝大部分是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形成的,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土地变现。一旦土地变现出现问题,偿债就会出现巨大的风险。

  尽管管理层认为,10万亿地方债尚属于可控的范畴,但外资金融机构则警告,内地高达10.7万亿元的地方债务,其中2.5万亿元可能成为坏账,银行将是最大受害者,内资银行的坏账率或提升6个百分点。

  的确,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一直被视为银行股隐藏的重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中,银行贷款占比为79.01﹪,当地方政府政府部分债务贷款划分为不良贷款,且由商业银行银行承担部分损失时,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需要银行增加拨备计提,降低银行拨备覆盖率甚至侵蚀银行利润,同时政府的基础建设及保障房建设会受限,会减少对钢铁、水泥等建筑建材、重卡、机械的需求,给钢铁、水泥、重卡、机械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一旦开始对于地方债务重组,可能会对银行业造成负面影响,不排除银行届时计提拨备的可能性,并将对市场信心带来巨大压力。

  央票利率跳升

  加息预期再度增强

  6月28日,央行发行了20亿元1年期央票,并将其发行利率上调9.63个基点至3.4982%。此前的21日,央行地量发行了10亿元1年期央票,中标利率跳升9.61个基点至3.4019%,打破了已经保持了10周的3.3058%的水平。央行此前发行的三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也已上行了8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1年期存款利率为3.25%,因此,连续两周上调后的1年期央票利率则明显高于存款利率25个基点,这意味着,今年内第三次加息已经迫在眉睫。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年期央票利率对加息有一定的标杆作用。今年3.15日央行上调一年期央票利率20.2基点至3.1992%,高出当时一年期定存利率19.92基点,两周后,央行即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

  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宏观高层对于控通胀依旧的高压态度来看,货币政策紧缩仍是大方向。由于今年以来六次上调存准率,目前国有大型银行存准率为21.5%,已接近市场公认的“天花板”22%,因此,未来通过上调存准率控制通胀的空间已经不大。

  据公开数据显示,上周央行实现净投放82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1420亿元,较上周830亿元的到期量增加59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本期央票发行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预计本周公开市场将再次迎来单周的资金净投放。而在此之前,公开市场已连续6周实现净投放,合计净投放资金4940亿元。随着金融市场扩张和金融创新深化,传统货币指标将难以准确衡量宏观流动性总量。这意味着,数量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已经没有太大空间了。

  从连续两周1年期央票招标发行来看,央票发行收益率采用小步走策略,一方面是等待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状况缓解,另一方面也是在斟酌加息政策出台的时机。业内分析师认为,合适的时间窗口应该在7月初。

  2850点成短期阻力

  三季度将迎来筑底反弹

  关于后市,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近期股指的快速反弹,主要缘起高层对于通胀得到成功遏制的表态,但是其实,早在6月已经初露端倪。市场一致预期6月的加息迟迟不到,一反从去年10月以来“一月一提准、两月一加息”的货币政策调控频率,已经说明货币紧缩进入尾声。不过,这并不表示货币紧缩就此结束。目前从物价水平以及市场预期来看,6月CPI或创新高,不排除7月出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双率齐升”的可能。这或许会引发股指再度出现二次探底的走势,甚至跌破2610点创出新低。

  从技术面看,大盘五连阳上攻后在2700点上方展开震荡,短期均线系统有所修复,但年线位的上档压力仍存在。事实上,沪综指年线位的压力沉重,深成指虽突破了年线位,但五月上旬平台(沪综指2830点上方,深成指12200点上方)压力较重,需要不断地消化,因此2780点—2800点上方将构成反弹阻力位。对应3067高点—2610低点的下跌457点行情,如果反弹0.5黄金分割位,目标在2838点,目前半年线和60天线均在2850点附近,将构成上档强阻力位。

  财通证券指出,从中期角度看,如果未来出现通胀6月见顶、去库存7月见底、三季度海外经济增速下滑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下降、中小企业破产潮到来迫使中央适度放松政策、M1增速见底等状况,那么三季度市场有望迎来筑底反弹行情。因此,大盘近期有波段性反弹,难有逆转性行情,形成波段性行情的时机可能产生在七月上旬6月份宏观数据公布或决策层下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