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对在我国开展青少年集邮的想法

    青少年集邮问题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近些年的事,也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效果。但还是引起大家的议论,还是因为此事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好像浮面的事做得多了一些,实在的事少了一些;急功近利的事多了一些,做基础的事少了一些。   

 前段时间,在上海一次中小学集邮专题巡展的一站中,学校把集邮展(该校也有多部集邮作品参展)作为艺术节中的一项内容,和绘画、书法、摄影、手工制作等一起展览,应该讲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笔者两次去了现场,展厅不错,邮集展框在中央,四周一圈是其他各类艺术作品,内容丰富。学校也不是把此次展览走过场,组织了学生分班观看并给每个学生发了选票,选出他(她)们心中的最好作品。很遗憾,在众多的学生中,很少有学生站在集邮展框前,投票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了。据说,该校还是市里青少年集邮挂牌的学校。   

 形势严峻,谈几点想法和大家探讨,以促进青少年集邮活动在我国更好的开展起来。   

 青少年集邮工作重点在中小学。在我国一些城市,已有一些被省、市邮协挂牌的学校,要在这些学校开展好集邮活动,除学校领导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外,选好一个集邮辅导老师是关键。这个辅导老师相当于一个协会的秘书长,学校的特点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会毕业,而老师还是在学校。学校选这个辅导老师的条件应首先考虑他(她)是否喜欢集邮。“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辅导老师喜欢了,他(她)会有主观能动性,去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而不是为了应付工作。集邮协会本来就是应该为集邮者服务的机构。中学的集邮辅导老师除了要发挥“能动性”外,区、市集邮协会要掌握情况,主动和他们以及学校联系,提供服务,帮助解决问题,建立长期的联系。这样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就可以把学校的集邮活动长期地、健康地开展下去。   

 集邮界要主动为青少年集邮做贡献。要在学校中开展好集邮活动,“米”是必不可少的。这里说的米,当然是邮票、信封、明信片等集邮品,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来说,学校即使是挂牌的集邮学校,并没有集邮品,这对开展集邮活动很不利。学校的“米”,集邮界可以无偿地捐赠。不少集邮者,尤其是一些专题的集邮者,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用不上的票、片、封,可以捐给这些挂了牌的集邮学校,或通过当地的集邮协会组织办理。学校方面也不要强求捐来的邮品一定要档次、品相等。另外,学校方面也可以拿出一些资金,在邮市购买一些邮品,在笔者所看到的上海的集邮市场里,不少邮商都有信销的中、外邮票供应,价格也很便宜。通过这些,学校可以建立起一个集邮品库,大大方便集邮活动的开展。与其销毁一些邮票,不如做些盖销票供应青少年集邮者,但是购买这些盖销票的大部分是成年人,效果就不好了。   

 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基层开展青少年集邮竞赛的规则。FIP有一套完整、严格的青少年集邮竞赛规则,但用这个规则去套我国基层青少年集邮竞赛很不合适。我们基层的或省市的青少年邮展,不必要求品相、珍罕性等,尤其不必要求珍罕性。在前不久的一次上海中小学集邮联展上,有一部《平面几何图形》的一框邮集,应该讲题目还是新颖的,思路也是不错的,也是很“学生化”的。过去的同类邮展上,少有学生会注意邮票上的几何图形。但是,就因为在邮集中邮品的应用上,极限片用的多了些,和现在的FIP规则不符,而没评上好的等级。   

 青少年的集邮和编组邮集,主要是培养他的兴趣、驾驭邮品的能力、编排邮集的思路。如果我们要求珍罕性,容易使学生对集邮产生畏难情绪。不光是中小学生,过去笔者在安徽时,曾担任过安徽大学学生集邮协会的顾问,和大学生谈起邮展时,他们曾谈起畏难情绪:一是学生时代买不起高档的邮品;二是即使有好些的邮品也不敢放在学校。因此,在学生的集邮上,主要是让他们“上船”,有兴趣,快乐起来,让他们在现今社会多种“诱惑”中,选择集邮。如果我们在各中小学或大学中,培养了或播下了许许多多集邮的种子,将来即使有3%-5%的人真正爱上了集邮,那么,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有意义了。放弃功利,做好基础,青少年集邮就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