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

八月新邮内容图文介绍

来源:张继平集邮博客

 

    八月份,中国邮政发行一套体育邮票、两套人物邮票。

8月16日发行《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


    南京夏季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至28日举行,比赛项目有跳水、游泳、田径、足球、三人篮球、乒乓球、沙滩排球、艺人体操、现代五项等28个大项,分别在南京奥体中心区、人文风景区和江宁大学城区的26个竞赛场馆进行。为庆祝青奥会的举办,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8月16日发行《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1套1枚,面值1.20元。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4年一届,分为冬季和夏季青奥会。参赛选手年龄限制为14至18岁,比赛项目大部分与奥运会相同。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在温哥华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南京市。

    邮票主图为生龙活虎、五彩缤纷的世界各国青少年运动员剪影以及本届青奥会口号“分享青春共筑未来”,背景为本届青奥会会徽以及主办地南京市的紫峰大厦、城墙等石头城风光。
    本届青奥会口号是“分享青春共筑未来”。这是一条高度凝炼奥运理念和举办城市文化的口号:它以“青春”体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以“未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以“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
    南京青奥会会徽2011年05月19日正式发布。会徽图形由三部分组成,最下方,以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及视觉标志(五环及“YOG DNA”字样)为基础;中间,以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最上方则是体现南京特色的地方:英文“NANJING”设计成活泼的字体,并且用线条做出镂空透视的效果,最妙的是,3个N字母,一头一尾两个n被做了些特殊处理,小写的“n”犹如拱形的城门形状;而外围又用线条勾勒出了江南民居的轮廓。城门,寓意着欢迎、交流的青春之门;江南民居,则象征着欢聚、健康和青奥之家。会徽充分表达了南京敞开胸怀欢迎各国青年,与世界友好交流,成为青年欢乐之城的美好愿望。最鲜艳突出的是“NANJING”这7个字母,共用了5种颜色,两种不同的蓝色、两种不同的绿色,还有橙色,以及“品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玫红色。色彩上的冲击力一下子就凸现出来。通过这个标志,体现出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理念,概括成16个字,那就是: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整个会徽体现了“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的设计理念。

 

 
8月22日发行《邓小平同志诞生110周年》纪念邮票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生110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将于2014年8月22日发行《邓小平同志诞生11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这是继1998年发行《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6枚)、2004年发行《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2枚邮票+1枚小型张)之后,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伟人邓小平纪念邮票。
    邓小平,汉族,1904年8月22日生,四川广安人,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在邓公诞生110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以方寸的形式生动地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为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活动添加了一份厚重的文化敬意。
    该套邮票内容分别为领导百色起义、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和南方谈话,全套面值为5.40元。该套邮票发行版式二,2套8枚。整版面值为10.80元。邮票画面采用“主题事件环境图”加“邓小平当时形象”的设计样式。第一枚“白色起义”,以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为背景,表现当时邓小平的形象。第二枚 “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以联合国国旗和总部大楼为背景,还原了当时邓小平在大会上讲话的场景。第三枚以党旗和人民大会堂为背景,描绘了邓小平在大会上讲话的场景。第四枚以国旗和经济特区风貌为背景,展示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场景。

 

《诸葛亮》邮票小版

《诸葛亮》小型张
8月28日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

     
    8月28日,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1枚,全套面值为8.40元。另发行版式二,含邮票4套8枚,整版面值为9.60元;版式三大本册一套。这是继2011年《关公》邮票之后,又一三国人物题材邮票。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邮票第一枚“卧龙出山”描述的是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后人称此场景为“草庐对”或“隆中对”。第二枚“鞠躬尽瘁”描述晚年诸葛亮创作《出师表》的场景。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太平御览》所收诸葛亮《诫子书》,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成了千古传诵的励志名言。“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两表:前后出师表;一对:隆中对),足以概括诸葛亮的毕生事。
   
    小型张表现内容为诸葛亮半侧面立像,背景搭配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白帝托孤、平定南中、泪斩马谡、诸葛连弩、屯田垦殖、木牛流马等八个诸葛亮的典型故事和主要功绩。设计师张旺以数字工笔画的形式,塑造了“万古云霄一羽毛”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