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湾即维多利亚港是位于香港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港口和海域,是中国的第一大海港,世界第三大,仅次于美国的旧金山和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维多利亚港水面宽阔,景色迷人,海港的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中心之一的「葵涌货柜码头」。每天日出日落,繁忙的渡海小轮穿梭于南北两岸之间,渔船、邮轮、观光船、万吨巨轮和它们鸣放的汽笛声,交织出一幅美妙的海上繁华景致。这里是香港的中心,也是改变香港命运的起始点。香港岛屿的百年变迁,便是以这个港口为中心,这里由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渔村,发展成了今日举世闻名的维多利亚商业港。
这样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就出现在渣打银行为庆祝该行在香港成立150周年,全球发行的150港元面额的慈善纪念钞上。该钞票正面以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卫星图象作为背景,采用渣打的蓝绿色作为主调,左方则为渣打香港总部。而背面取材于八位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香港市民,站在太平山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赞叹香港成就,并象征香港从渔村发展为世界大都会的时光旅程。
背面
鉴赏该张设计精美的纪念钞,蓝色的维多利亚港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如正值华年的女王,安详的睡卧在那里。海风轻柔,水面泛起了连绵的波浪,海面上,大大小小的轮船缓慢的行使,不时还能看见几只渔民的木筏子艰难的划过,成群的海鸥伴随在船的周围。两岸填海而成的卫星城遥相呼应,繁华而多元化,是最能体现香港风格和国际都会气质的场景。远远的,我们可以望到高耸入云的渣打银行香港总部,特大的鲜黄色数字「150」特别抢眼。这座自1859年在香港开展业务,现为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的国际型银行俨然就是香港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人。它的发展脚步和喜庆盛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香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不断增添华彩和魅力。
转看到慈善纪念钞的背面,钞面图案取材于八位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香港市民,有少年学生,白领青年,贵族妇人,黄包车夫,闲散群众,家庭妇女和公务人员,他们分别来自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级,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氛围,融合在一起就是分明的香港市井图。随着60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给勤劳的香港人带来了乐观的阶级流动意识,香港梦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愿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造就了一个繁荣辉煌的“东方之珠”。当他们站在太平山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赞叹香港成就,时光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倒流的过去。那里有着香港的开始,香港的过去,同样也积蓄着香港的未来,香港的明天。只有这样一股从上至下,从普罗大众到社会精英共同涌动的香港精神,才造就了这样一个兼容并包、中西合璧的国际大都会。
这张慈善纪念钞,无论是从钞面的色调、设计的整部和细节,都非常强调历史的传承感和沧桑感。将渣打银行的发展历程融合于香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颇具匠心。纪念钞分单张、4连张及35连张三种,其中单张有约74万份,10月1日起公开发售。纪念钞采用与2003年发行的钞票系列相同的防伪特征,属香港法定货币,可作流通钞票用途。
纪念钞发行扣除成本后,净收益将用于成立渣打150周年慈善基金,响应了该慈善纪念钞的发行立意,收藏之余也可行慈善之宜,可谓一举双得。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