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貂,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食肉目鼬科,体型比家猫略小,头小吻尖,全身黑色,头颈部毛色较淡,呈棕黑色,喉部略带白色,尾巴短粗。紫貂主要产于东北,是寒带的代表性动物,广泛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也有分布,生活、栖居于茂密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紫貂筑巢在石堆中、树洞里和树根下,主要捕捉鼠类为食物,也捕捉兔、小鸟和鱼等,还吃松子和各种浆果。白天很长时间卧伏巢内休息,清晨和黄昏出来觅食。紫貂行动敏捷,虽善于爬树,但主要是在地面上活动。每年繁殖一次,春末夏初产仔,每胎1只至4只,初生小貂身覆白毛,产后几小时毛色变成灰色,一个月后能随母貂活动,半年多可独立生活。
紫貂以其皮毛闻名于世,为东北三宝之一。貂皮品质极佳,集暖、轻、牢、美四优点于一身:毛绒丰厚,长短适中,毛被细腻柔滑,有着绸缎般的感觉,是东北特产的典型代表。在传统上人们常把貂皮视作裘皮中的珍品,制成皮帽、皮领等。在国际毛皮商品中,貂皮价值最高。清时有过严格规定,只有高官显爵才能穿着貂皮,以贵重皮毛来抬高少数统治者的身价,故曾流传过“头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穿倭刀(青狐别称)”的说法。由于紫貂皮毛珍贵,因此遭到过度猎杀,自20世纪50年代后便在我国濒临绝迹。为进一步发展、利用动物资源,我国有关研究部门尝试饲养紫貂,并取得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紫貂的可喜成果。
为唤起民众对紫貂的保护意识,1982年6月20日,我国发行《紫貂》特种邮票,全套二枚。图案分别为“警”和“扑”,面值8分和80分,并同时发行此套邮票的小本票。邮票图案由已故邮票设计家孙传哲设计。他以写实手法描绘了静态下的警惕环顾四周的紫貂和动态下捕捉食物的紫貂。
2001年3月16日,我国发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级)(第二组)》特种邮票,紫貂再次入邮,其中第九枚,面值80分,图案就是站在树枝上警惕注视前方的一只紫貂。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