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可视、可听、可触、可闻”,真是一件稀奇事。昨从市邮政公司和崇安区政府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实现多媒体功能的《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将在本月13日发行。
据市邮政公司介绍,《唐诗三百首》邮票所采用的印刷技术,科技含量之高在世界邮票发行史上前所未有,方寸之间做足文章。最具新意的是推出“图书邮票”的概念,即“一版邮票一本书”,另一个是“多媒体邮票”概念,即“可视可听,可触可闻”。
《唐诗三百首》全书包括三百一十三首诗篇,多达两万五千余字,通过微缩制版印刷技术,被悉数镌刻于邮票之上。得到这套邮票,就等于拥有了一本新版的《唐诗三百首》诗集。其次,《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了“可视、可听、可触、可闻”的多种欣赏方式。
“可视”是指在《望月怀远》的邮票图案中采用了磷光油墨,如果用光线照射片刻,随即将邮票移到暗处,邮票上的那轮明月就会当空照亮,别有情趣;“可听” 是指用专用点读笔在邮票上和背景上随意触动,就能听到朗朗的诗句,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可发声的邮票;“可触”是指邮票采用雕刻版作为主版印刷,邮票中的诗句采用黑雕刻墨,背景中的唐诗全文采用专棕雕刻墨的方式印刷,从而产生凹凸的纹理效果;“可闻”是指在印刷时加入了檀香油墨,当用手指轻擦李商隐《无题》邮票中的书版画面或者边饰上的山水图案时,就会散发出檀香幽雅的香气,使邮票更具书香和文化气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一般很少有人知道编选《唐诗三百首》一书的是无锡人孙洙。进士孙洙,家住小娄巷,他和夫人徐兰英一起,从五万多首唐诗中编选《唐诗三百首》一书,自此,《唐诗三百首》成为文人墨客家中的必备典藏,广为文雅之士所青睐。他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为中国的教育作出巨大的贡献,是无锡人的骄傲。
为了祝贺此套邮票的发行,9月13日上午,中共崇安区委、区政府和无锡邮政局将在崇安寺二泉映月广场,联合举行首发仪式,届时,除了邮票以外,由孙洙后人捐献的,清朝光绪年间(1901年)无锡日升山房刻印的孙洙编《唐诗三百首》原本也将与广大市民见面。
(英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