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别急着黑脸,“黑脸币”刚预约完就跳水,到底是踩雷还是捡漏?一文说清

京剧系列第三枚纪念币,净角币这次算是把“预期拉满、现实打脸”玩明白了。
预约前期货价还偷偷涨到7元,想着能复刻生角币翻四倍的神话,结果预约通道一关闭,价格直接俯冲6.4元,现在勉强回温到6.5元左右,整卷127元、整盒645元的报价,跟旦角币巅峰期比简直不够看,难怪不少人吐槽“约到就是脸黑”。
更扎心的是线下市场,有藏友说本地收购价才5.2元,想出手都没人接盘,这落差谁顶得住?
其实这波下跌早有预兆,根本不是马年金银币抢热度那么简单。
核心问题就俩:颜值撑不起期待,利润勾不起欲望。生角币能从面值冲到20元高位,现在还稳守11-12元,靠的是脸谱设计惊艳、市场承接力强。
旦角币开局期货价飙到9元,后续回落至6.5-6.8元,已经暴露了系列“后劲不足”的问题;到了净角币,脸谱设计中规中矩没记忆点,既没有生角的灵动,也没有旦角的柔美,收藏者看着就没兴致,投资者算着溢价才30%,自然不愿熬夜抢额度。
这也导致很多地区预约半小时后还有剩余,“太好约”的信号一出来,投机盘立马慌了,纷纷抛售期货,价格不跌才怪。
 
但话说回来,5元面值的安全垫摆在这里,真没必要慌。纪念币市场从来都是“预约热≠行情热”,这次净角币预约率虽说冲到了100%,但大多是散户抱着“免费抽奖”的心态参与,真正愿意长期持有的藏家没多少。
 
11月25日正式兑换后,现货集中流入可能还会让价格下探到6元左右,但只要不跌破面值,都是浮盈波动。
 
系列收藏有个规律,前两枚涨过之后,第三枚往往是“补全套”的刚需品种,等短期抛压释放完,价格大概率会稳定在6-7元区间,想凑齐京剧三部曲的藏友,现在反而不用急着出手。
 
核查期间如果之前有80币未兑换或者重复预约的情况,赶紧去银行取消黑名单,别耽误了净角币兑换,周末部分网点不营业,记得提前打电话确认,别白跑一趟。
 
净角币不是“垃圾币”,只是没赶上好时候。想短炒的建议盯紧兑换首日,上午高点可能是最佳出手时机。
 
想长期收藏的,整卷整盒保存更有价值,毕竟国粹题材的纪念币,长远来看不会一直趴在低位。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藏品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