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宝”系列邮票发行规格差异大

认定系列邮票的依据1988年第12期《集邮》刊出本刊记者郝宪明《华山西湖联袂而至 邮票又添新山水 彩陶帛画双璧争辉 方寸再现古文化——介绍1989年纪特邮票选题》,其中说明:“明年3月发行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邮票,将依据帛画的构图分为天上、人间、地下3枚,同时发现一枚小型张,展现帛画的全貌。据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邵柏林同志介绍,这套邮票是我国国宝系列邮票的第2组,接下去将发行秦始皇铜车马邮票。”图1图2图3图4图5《中国邮票史》(第9卷)记述:“中国‘七五’邮票发行计划中增加了重要文物邮票。该系列选择国内价值最高,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文物题材,每年发行一套。第一套是1987年12月10日发行的T.122M‘曾侯乙编钟’(小型张)(图1)……第二套是1989年3月25日发行的T.135‘马王堆汉墓帛画’,3枚邮票(图2),1枚小型张(图3)……第三套是1990年6月发行的T.151‘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2枚邮票(图4),1枚小型张(图5)。”系列邮票的名称《中国邮票史》记述该系列邮票题材是“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文物题材”,时任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邵柏林先生在接受《集邮》杂志社记者采访时称其是“国宝”系列。系列邮票的异同点相同点:题材同为国宝级文物,各套邮票均有小型张。套票均为影写版,票幅都是30mm×40mm(或40mm×30mm)。不同点:邮票规格不同,分别为仅有小型张,3枚套票及1小型张,2枚邮票及1小型张。小型张及小型张上邮票票幅分别为:92mm×165mm、80mm×52mm;90mm×165mm、60mm×120mm;140mm×78mm、120mm×40mm。前两种小型张无齿孔、背面无胶、胶版,后一种小型张有齿孔、有背胶、影写版。该系列邮票差异大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与文物的不同特点有关。疑问    我国国宝级文物很多,为何该系列邮票仅发行了3套就戛然而止?尚待邮票档案资料或知情人披露有关内情。来源:邮文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