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贺年片“首日无货” 究竟是哪个环节“断链”?

南京邮政再现“首日无货”      11月18日,本应是中国邮政一年一度发行贺年有奖明信片,为广大邮迷和市民送上新年祝福与期待的日子。然而,在江苏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这一传统却意外“搁浅”。南京邮政全市180多家普遍服务网点,竟难觅新款贺年有奖明信片(普通型)的踪影,让兴致勃勃前来购买的市民和集邮爱好者扑了个空。邮寄贺年片——中国的传统文化      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发行,并非简单的商品售卖,它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情感和年节仪式感,也是中国邮政一项公开承诺的服务。官方宣传材料明确要求“所有网点有零售”。中国邮政南京邮政分公司此次的大范围“缺货”,绝非一句“物流延误”或“调配问题”可以搪塞。      作为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南京邮政出现如此大面积、系统性的供应缺失,令人匪夷所思。这不禁让人质疑:其内部的计划调度、物流配送、信息传达乃至对一线人员的培训管理,究竟哪个环节出现了“断链”?这严重损害了中国邮政服务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明信片成了检验服务的“试金石”      邮迷的怨声载道,是市场和服务对象最直接的反馈。此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对下级机构进行的相关巡查或检查,其力度和深度尚不足以触及并震慑此类基层管理的问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检查,而未能建立起确保服务到位的长效机制,难免会让类似的“南京现象”在其他地方重演。      作为一名忠实邮迷,我们希望中国邮政越来越好,集邮文化氛围越来越浓,这也是能让“集邮”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发展下去的唯一途径。希望中国邮政相关部门、江苏省邮政分公司等能对此事件予以高度重视。最重要的是,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缺乏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工作作风,不要再让一张小小的明信片,成为检验服务水平的“试金石”,更不要再寒了广大邮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