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趣话85年熊猫币之一:顾杏宝初涉金“熊猫”(下)

    他笔下的竹子,笔墨相对复杂一些,竹叶上的茎理,明晰而有生气,因为选择熊猫吊于其上的构图,竹枝也随熊猫的体重和活跃程度,呈现出极度弯曲的状态。
    显然,币面上的“熊猫”构图,经过作者细致观察和周密谋略。这是熊猫在金币上第4次亮相,如果不在创作上出新,就无法超越前者,不仅给人以复制之偏见,也容易落入俗套。而“出新”二字,说说可以,真正做到,又不是简单之事。顾杏宝走的是一条相对捷径,以“动”之状态,将他与陈坚创作的“熊猫”,严格地区别了开来。“动”,是生命的展示,也是个性的展示。但“动”的度很难把握,不到位,有生涩之感,过了头,又会杂乱无章。顾杏宝的表现恰到好处,“熊猫”是胆大的,两手紧抓细小的竹枝,根本不担心它会被它肥胖的躯体而折断。“熊猫”又是胆小的,它的两只眼睛,死死盯向地面,生怕不小心摔下来,会碰了胳膊伤了腿。最生动的,是两只脚掌的描绘,想往上抬,又抬不上去,就在这半抬半不抬之中,熊猫的笨拙,熊猫的憨厚,熊猫的可爱,全部展现了出来。
    一件好的金银币作品,并不要求它有多少能打动人心的细节,只要它能把整个气场把握住了,把币面表现对象的神情捕捉到了,这件作品,至少成功了一大半。顾杏宝1985版“熊猫”金银币背面图案,做到了这一点。(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