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趣话96年熊猫币之四:双色“熊猫”金之色 (下)

    是司空见惯的进食动作,稍稍有一些变异,左手捉着刚刚采摘的嫩竹,右手又从上面折下一支,不是直接往嘴里塞,而是绕到左肩处,横过来,再把嘴伸过去咀嚼。
    多少有些像我们啃红烧猪蹄的状态,脸上的神情,也有吃大餐的那般享受。而闲散搁置于乱石之上的左肘,又把这种享受,带到了一个相对的极致。
    大熊猫食竹,是中国现代金银币“熊猫”系列,最为常见的图稿。以至于一提到熊猫,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熊猫食竹的画面。但事实上,这纯粹出于构图需要。野生或饲养的大熊猫,多以食新竹笋为主,从4月到6月,基本以此为食,每天取食量会达到30至60公斤。至夏季,竹笋退市,无以为食,这才改成以竹茎为主食。只有到秋季,食谱主料,才会变为当年嫩枝幼叶。秋季大熊猫每天采食在12公斤左右,远低于春季。而它的活动巢域,也缩至一年最小。但,如果币面表现的是熊猫啃竹笋,那其中之趣,便茫然无存了。
    据“熊猫”收藏大家黄瑞勇介绍,因为银材质化学性比金材质活跃,所以在双金属币的收藏过程中,会遇到氧化现象的发生。如金币渗入银圈形成鎏金之状,或纯银外圈慢慢生起金色,等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影响双金属币的收藏,但并不妨碍它未来的巨大升值空间。(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