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问鼎中原——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赏析之“义”篇

     据载,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 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该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方鼎,衬以该器物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兽面纹方鼎”字样及面额。
       关于文字 “鼎”字,有几种解释,有“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之意,是政权的象征,如“问鼎中原”;又有“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如“鼎峙”;还有“大”的意思,如“鼎力支持”;还朋“正当,正在”之意,如“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距今48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鼎盛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和转变期(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里的鼎盛时期的“鼎”之意便是此意。
       典故有言,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
       “鼎”寓意权力,但权力的得来需要有前提。即,需要各地区的平衡和谐“鼎峙”与“鼎力支持”,才能成就权力的所有,并走向辉煌的“鼎盛时期”。
       细赏佳币,一睹权力之威严之余,更明了圣贤孟子的此番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供稿:深圳中泉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