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方寸之间祭奠辛亥革命先烈(三)

       “辛亥革命70周年”金币的背面形象图案表现是“武昌起义”画面,驻守武昌城下的革命党人举火为号,发动起义,一时间硝烟弥漫,革命党人义无反顾地向楚望台集结,表现了革命党人吹响革命号角,推翻帝制的决心和勇气。
       它取材于著名的“武昌起义”浮雕,整个画面,充溢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语)的豪情,很现实,也很叙事,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从画面上的人物造型,特别是从那几乎要冲破画布回旋于观摩者耳边的冲锋呼号声里,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对武昌起义的理解:“辛亥革命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这是它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重要观点。
       它的浮雕功力也很深厚,看一看画面上那几个人物的脸部表情,看一看那义军服装上的皱褶以及突显着义军力量之美的握枪的手臂,无一不带有中国隋唐雕塑的特质。尤其最前列那个士兵端枪的手臂,以及那握枪的手,马上就想起“昭陵六骏”对马腿和骨节的描摹。最重要的是,从这个金币画面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声嘶力竭的呼喊表情,而是大战之前的肃静,是沉默的黑暗中的冲杀,而是黎明即将到来的肃穆,近处的硝烟弥漫,他们,这些默默无闻的革命志士,就踩在刚才喷发过愤怒烈焰的步枪和大炮之上,画中的人物是激越而慷慨,坚毅而勇敢,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们此时的表情,他们只留给了历史一个背影,却把那一刻的肃静,激昂,和脸上激越的表情,永远留给了我们,让一代又一代后人可以接受武昌精神的洗礼。百年后的今天,奥运梦已圆世博展新风,中国经济以令世界侧目的飞速发展,中华民族儿女真正迎来了幸福自由的新生活。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辈们的理想和事业,而且大大发展了他们的理想和事业。(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