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浅析中国金币事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三)

       在特定条件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吞吐黄金调节基础货币,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比如,央行可以通过投放中国金银币,回笼资金。因为通过银行出售金币,信用度高,居民愿意接受,央行采取这种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明显。1988年我国处于物资紧缺时期,全国发生抢购商品浪潮、通胀率又居高不下,中央银行向珠宝市场投放近百吨黄金,回笼了大量货币,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同时央行也可以采取回购中国金银币的办法,这样既达到放松银根的目的,又增加了国家黄金储备,央行回购的金币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兑换任何国际货币,从而实现外汇储备增加。央行利用黄金、外汇、人民币之间的转换,达到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目的。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世界黄金协会预计今后10年中国的黄金消费还将翻倍,达到290亿美元。如果在国际黄金市场上长期缺乏控制力,不能把中国需求合理地反映到国内金价和国际金价中,那么针对中国需求的市场操纵或恶意投机将增加,令增持黄金储备、进口黄金成本出现非理性上升。而中国不断增长的黄金消费需求,不仅不会成为全球黄金博弈中的筹码,相反会成为一种负担。2003年之前,中国的黄金市场不对外开放,在2003年之后,中国才对外开放黄金市场。中国需要拥有黄金的话语权,但不可能直接拥有话语权,黄金毕竟是一个全球性的商品。它的商品与货币集为一体的属性,决定了它很难被一个国家或财团控制价格。大力发展中国金币事业,也能够快速提升中国黄金消费市场的产销规模,有助于尽快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也是中国抢夺国际黄金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