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历史,在这里掀开一角---出土文物(青铜器)系列金银币(四)

       错金银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铸造工艺,是中国青铜时代一抹最绚丽的晚霞。在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第1组中用了一枚1/4盎司金币和15克银币来表现这种绚丽华彩的铸造工艺,表现的主题是“错金豹”。
       错金银豹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三国刘备自称刘胜后代。其中出土的一对错金铜豹最为奢华精美。两只铜豹形象生动,双眼镶嵌红宝石,身上错金的斑细致入微,通高只有3.6厘米。质地与制作工艺都精美异常,体现出古人的独特创意与精湛工艺。
       金银纪念币上表现的“错金银豹”的确给人一种猛兽的气势。这只由错金工艺铸造而成的豹子昂首,前胸宽阔,两肋生翼,臀部浑圆,足如钢钩,集威武勇敢、矫健敏捷于一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它那肥硕健实的身躯,粗壮的四肢上,布满了错金银梅花纹;上身立起,大眼凸出,正视前方;嘴巴微张,露出锐牙;耳朵竖起,似乎正在聆听四周动静。青铜器错金银豹,身躯用金银错出梅花状豹斑,二目镶嵌玛瑙。豹体内灌铅,使其更加稳重。金银币虽然无法表现出它异常复杂精美的工艺,但是其体态之稳健,其动态之矫捷,尤其是身上的纹饰华丽而繁复,也将中国青铜时代这一抹绚烂的晚霞,极为传神地表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古代无桌椅,地上铺长席,人们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坐下长席四角均须用重物压住,防止卷缩,错金豹在西汉早期就是作为镇席之用。从金银币上,我们也可以学习古人的行止之法。(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