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历史,在这里掀开一角---出土文物(青铜器)系列金银币(一)

       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系列金银币(第1组)中的一盎司金币,主题形象是商代青铜器中的代表——象尊。这枚金币质量为精制,直径32毫米,面额800元,成色为91.6%,发行量1000枚,由上海造币厂生产铸造。
       象尊是商代酒器的代表,它代表了商代社会中贵族的审美情趣。其1975年于湖南省醴陵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通高22.8厘米,宽14.4厘米,长26.5厘米,重27.7千克。整个器形为一头大象,其躯体肥硕敦实,长鼻高翘,鼻孔向前平伸,嘴向前突出,露出剑齿状门牙;象背平直,有椭圆形口,缺盖;四肢粗壮有力,足有五趾,尾短下垂,尾接臀部处有一道扉棱突起。其卷起的象鼻略呈反S形,既有凝重感,线条流畅又不呆板,活脱脱是现实生活中的象形。整个器物既有象的逼真形象,又具有尊、壶类器的实用价值。
       金币上表现了象尊的正面造型,其通体布满纹饰,主体部位饰饕餮纹、夔纹,鼻上饰鳞纹,额上有蛇纹,纹样均呈浮雕式,简直就是一具立体雕塑像。我们除了欣赏象尊奇特的,极富有拟人化表现力的器形外观,还可以特别欣赏一下它上面的纹饰图案。尤其是其最重要的饕餮纹,这种纹饰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古人认为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象尊上的通体布满了饕餮的躯干纹,用贵金属浮雕工艺将这种纹饰的神秘、庄重、古朴凸现了出来。(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