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国庆”开门之作:“国庆”题材大综述之二

       作为重大纪念性题材,“国庆”系列在中国现代金银币发行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尤其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它既是“国庆”系列金银币第一款,也是中国现代金银币第一币,为具有双重意义的“开门”之作。
       33年过去,2012年,当“国庆”系列总计发行有4款品种时,再回过头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4枚金币,可以找到或此处或他处的种种不足。简而言之,题材选择思路相对狭窄,设计手法也有“概念”之嫌。
       作为中国金银第一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材质特别考究,全套4枚均为纯金材质,重量也有1/2盎司之重,正面图案以“国徽”为主图,但有币名,无国名与年号。4幅背面图案,取材北京古今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分别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前3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多少还有联系,而后一枚,似与币面主题相隔略略有一些远,甚至有一些相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4枚金币的设计,简单评价,叫“威严有余,生动不足”。之所以说“威严有余”,因为这4枚金币的画面,由于缺少背景的渲染与铺垫,因而画面缺乏丰富的层次感。表述语汇也接近于板着面孔的严肃。之所以说“生动不足”, 因为币面4处雄伟建筑,除“天安门”外,没有设置其他关联元素,因而缺少变化,缺少互动,也缺少祖国30年华诞的喜庆色彩。仅作为建筑本身,早前邮票设计有过多次表现,4枚金币最大突破,是将其纸质平面的二维空间,涅磐为立体透视的三维视觉效果。
       33年前,1979年,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传统的僵化的政治观念,还没有完全突破“禁区”。中国现代金银币发行刚刚起步,无论设计抑或雕刻,自然也无法脱离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因此取材与创作,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完全可以理解。(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