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古与今,两种铸造工艺的碰撞

       当我们看到一件件出土的青铜器时,我们惊叹于器物的精美,赞叹远古先民的伟大,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会研究这些器物的铸造,材质,做工,成形,是对历史的一种缅怀,也是对现今工艺的一种追本溯源,更是为现代工艺提供宝贵的资源。
       说到古代的铸造技术,首推青铜器,中国古代的青铜是金属中最早的合金。青铜是人类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经过高温使它熔合在一起,成为另一种金属,从而具备了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这就是合金。合金在铸造方面是属于再创造,青铜是合金的首创。青铜作为一种合金,与纯铜相比,优点是硬度高,熔点较低,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能好。中国古代青铜合金配比技术相当复杂,反映了青铜器铸造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溶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整个青铜器的块范法铸造的具体过程分为制模、制范、浇注,修整,每一个工艺和流程都倾注了古代人们的辛劳与智慧。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同样倾注了现代铸造人员的心血,同样展示了现代人铸造技术的高超与精湛。该套纪念币共同正面采用喷砂底面,国徽多层次喷砂、内部做亮,国名、年号反喷砂。其中1/4盎司乳钉纹爵金币、5盎司兽面纹方鼎金币、1盎司弦纹盉银币、5盎司兽面纹鬲银币背面采用镜面底面,图案多层次喷砂,文字、面额喷砂;1公斤兽面纹斝银币背面采用镜面底面,图案多层次喷砂,文字、面额反喷砂。
       收藏此套金币,在升值的同时,感受着古与今的技术碰撞,近距离与古人来场跨越千年的相会。(供稿:深圳中泉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