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一种骄傲 永世传承——青铜器的魅力

       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中国的青铜器时代以大量使用青铜礼器和生产工具、兵器为特征。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古代先民对铜的认识历史非常悠久,掌握了铸铜技术,解决了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铜锡铅合金成份的比例配制、熔炉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从使用石器到铸造青铜器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飞跃,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巨大动力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典型青铜文化为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出土的生产工具、兵器、工具和乐器等青铜器,铸造技术相当成熟,已非初始的形态。经过商代早、中期的发展,到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达到高峰,制作精湛的成套礼器和乐器数量、品种之多空前绝后。青铜器上所饰兽面纹和各种动物纹,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从西周早期始,礼器上普遍铸有长篇铭文,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为重要的历史资料。
       青铜器一度是中国人的骄傲,在远古时期,中国人的智慧让其他同时期的文明古国无法比拟,高超的铸造技术,完整的礼制制度,青铜器时期已证实我国古代的高度文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发行了夏代晚期的乳钉纹爵,商朝早期的弦纹盉,兽面纹方鼎,商朝中期的兽面纹斝,兽面纹鬲,分别代表了各个时期显著的铸造工艺和雕刻技术,按图索骥,从而知晓各个时期的文化,经济,政治。(供稿:深圳中泉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