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寒山寺塔:一部用白银铸造的苏州风光史之八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张继赴长安应试,落第而归。夜晚乘船经过寒山寺门前的枫桥,清风明月,梵钟漂缈,触动了诗人漂泊苏州,羁旅他乡的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枫桥夜泊》。自此,诗韵钟声,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寒山寺名扬天下。
       “苏州园林”纪念银币第四枚的正面,就是闻名天下的寒山寺塔。抬眼看银币的画面,只见黄墙绿树,碧瓦绀宇,古香古色,一座塔楼屹立于其间,其中应是那口著名的大钟。遥想千年之前,那个小和尚像平常一样拂拭完那口大钟,然后深夜里漫不经心的一撞。这一撞竟然撞到了一介书生落第的孤寂,于是月落乌啼,霜华满天,越了千年时空,余音袅袅,响在历史的文化长卷中,也成就了寒山寺今天络绎不绝的香火。虽然在币上未见大钟,但大钟发出的声声叩击,仿佛就在这币里的尺幅之间悠悠不绝,于是一缕禅意从心底升起。声声梵钟向红尘,又惊起、多少回头人?古钟不语,惟有端坐在钟楼里的菩萨,合掌,低眉,嘴角轻绽一抹微笑。
       由于设计特别制造的景物压缩,使得前景中斑驳的老苍、中景纵横的亭台以及略远处毅然而立的寒山寺塔出现在同一个平面上,立刻凸现出一种连绵不绝、曲径通幽的视觉感受,三个紧密相连的层次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唤起了观者的无限遐想,扇形的外廓更增添了画面的文人气息。遥想一千多年之前,唐代诗人张继孤寂而落寞的身影,刚刚消失在枫桥的那头。一年多年之后的午夜,一个红尘游子走在了枫桥的这头,循着那一阵阵深深浅浅、忽远忽近的钟声而来。(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