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金银币第一款“环保”题材,是1992年问世的“联合国国际环境保护年”。在这之前,也有类似国际性题材先后问世,如“国际儿童年”、“联合国妇女10年”、“国际和平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25周年”、“国际拯救儿童基金会70周年”,但从“环保”角度,还是第一次。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联合国国际环境保护年”,币名存在一定歧义,准确理解,应该是国际环境日确立20周年纪念。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主题,这就是199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Only One Earth,Care and Share)。
1992年“联合国国际环境保护年”银币正面图案,主题元素只有三个:一是国徽(图案),二是国名(中文),三是年号(数字)。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修饰。这也是中国的态度、立场与庄严承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中国政府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联合国国际环境保护年”背面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金属纪念币图录》(中国金币总公司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取其名为“保护水源”。虽也说得过去,但感觉有一些勉强。反过来,以1992年国际环境日的主题“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命名,或只取前一半,或只取后一半,会更好一些。
“联合国国际环境保护年”银币还有一个特别意义,它是中国现代金银币反喷砂技术的起始。《中国金币年鉴》介绍,“在喷砂面的泉水上采用镜面处理,使泉水如涌出币面一般,令人耳目一新。”并坦言“反喷砂”技术:“虽然国外已采用,但我国将此工艺用在流水的艺术处理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创新。”(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