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首航中国的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的正面图案,是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巍峨长城。 中国现代金银币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始,至1986年“首航中国的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止,前后共发行33套金银币,以长城之“城”为正面图案,此为开天辟地第一款。 在中国,长城是具有特别意义的符号。远古,它是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线;近代,它是中华民族的标志象征。“首航中国的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银币,选长城为正面图案,明显有一箭双雕之用意:茫茫大海远航,看到了耸矗于中华大地的长城,就看到了文明古国的地大物博,就看到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就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气势。 “首航中国的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与1983年问世的“马可•波罗”,题材基本接近,表现的都是西方国家的经济与文化,与文明古国的对话与交流。两者都选用长城为正面图案,只是“马可•波罗”用的是长城“嘉峪关城楼”,稍稍绕了个圈子。 而“首航中国的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则直接用的是“长城”图案,更具体些说,是长城上的“烽火台”。烽火台又称烽燧、烽堠、烟墩等,是古人以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遇敌情发生,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迅速而便捷。但此时在币面,它的象征意义更大于它的写实意义——高峙于山峰,也象征强大,也象征威严。 币面上的“长城”,烽火台为中心主体,虽角度略有倾斜,但仍是循规蹈矩。烽火台前后的长城城墙,则明显夸大了它的弯曲程度。但弯曲之中,却带着鲜明的张扬个性,不仅是张扬,还有几分刚烈,几分执拗,几分强悍。个性由此而生,鲜活也由此而生。在这变异之中,顺山势而蜿蜒城墙,粗犷而奔放的气质更加浓烈,由此,山显得矮了,天也没有原先想像的那般高远。而长城,则在这高矮变化中,更显现出东方神龙的威猛。(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