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重温温酒的时代——兽面纹斝

       中国古人一向讲究天地人自然和谐,讲究生发收藏运化,讲究养生护体,对于今天酣畅淋漓喝酒的人们来说,温酒是一种画蛇添足的麻烦,所以温酒的习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被人们所淡忘乃至忘记,我们的记忆中,也许还记得“青梅煮酒论英雄”曾经温过酒,那是在不太遥远的三国,在遥远的夏商周时期了,那时的人们不仅温酒,而且还有专门温酒的器皿,后演变为礼器的斝。
       斝是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兽面纹斝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喝温酒,温酒不伤脾胃,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同时,经过温热的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而且为了更体现兽面纹斝温酒的功能,在立柱顶端所饰火纹(旧称涡纹)是太阳的标志,沿边有4到8道旋转的弧线,表示光焰的流动。
       在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8月31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中,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斝,衬以该器物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兽面纹斝”字样及面额。之所以选用商代兽面纹斝,因为该器物纹饰典雅华丽,工艺水平精湛,是同期青铜斝中的精品,也是投资收藏爱好者收藏的精品。(供稿:深圳中泉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