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系列金银纪念币第二组中的3款金币,5盎司金币单独成篇,属于独立板块。两枚1/3盎司金币,与之前、之后两组的4枚金币,是贯穿始终的整体策划,它们归类于另一组,也是前后相衔的微型系列。这个微型系列的主线,只有一个字,就是表达人和动物筋肉效能的“力”。 这个“力”,源自传统体育文化,它类似于儒道释,有其基于人性论的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体育与外国各类技击形式的区别所在。 相比之下,编号为“2007-0602”的“古代游泳”金币,表现得似乎更加充分,也更加完善。币面主图“游水”的造型,取自甘肃敦煌石窟第420窟,绘自1400年前的隋代壁画。并不是原样复制,而是现代艺术眼光的截取与展示。泳者只是在腰间束了块布料,上身赤裸,就沉到水中来了。姿势也非常独特,双臂和上抬,双足上翘,似是下沉,又似是上浮,呈自由潜水之态。而币面设计的妙思,在于“破”的运用,两位泳者上翘的双足,在币面,巧妙地“破”到外环之上。规则打乱,画面却没有丁点杂乱之感。恰恰因为有这一“破”,反而流溢出许多生动。 而币面穿越时空凝固的这一瞬间,又有两条造型古拙的鱼,抬着小头,嘟着小嘴,逆水而上,翘身相迎两位泳者。虽违背于常理,但并不唐突。加上沿外环淡淡勾画出来的非规则虚线,水的感觉出来了,景的感觉出来了,情的感觉也出来了。设计者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技巧,藏巧于拙,表达出他们设计理念的核心――人类与大自然的共融和谐。 “古代游泳”金币背面图案,整体为瓦当造型,分上下两个区域,其上为中国古代游泳运动造型。中间横档之右,阴刻楷体“第29届”文字。下又分左右,右半凸刻楷体“奥林匹克运动会”及黑体“150元”面额。左半凹刻简笔奥运会游泳图标。整体效果,古朴而简洁,典雅而大气。(供稿:海南国泉金币文化有限公司)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