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扇面币里的“明清扇面画”(四)

       “明清扇面画”纪念银币第二枚的背面图案取自清代张熊(1803-1886)的《花卉图扇页》。 张熊(1803—1886),清代画家。字子祥,别号鸳湖外史。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寓上海。工花卉翎毛,兼能人物山水及篆刻。与任熊、朱熊合称“沪上三熊”。张熊作品多纵放秀逸,不落俗套,设色妍丽无庸粉之气。最擅长画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花鸟画初宗恽南田,后自成一家,富于时代气息,作品雅俗共赏,时称“鸳鸯派”,是当时在上海、苏杭一带比较流行的画风。“明清扇面画”纪念银币选取的这幅《花卉图扇页》充分展现了他的这些特点。作品中笔墨点、勾、染、皴,无不所用相宜。色彩清新动人。构图繁简得当,独特新颖。
       一般地说,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但张熊的这幅《花卉图扇页》跨出了这个“潜规则”,用笔抑扬顿挫、自由洒落,落墨清润华滋,浓淡得宜,塑造了一突兀奇峭而造型别致的湖石,所绘花卉既能点缀湖石,又起到平衡整个画面的作用。闲花与静石,清新淡雅与老劲雄强相映成趣,形成了强烈的刚柔对比,并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深化了观者的视觉境界。银币在湖石和花卉上都喷上了非常细腻的砂,铸造相当精细,雕刻古朴典雅,整个扇面银币的画面赏之,既雍容且清丽,流利与顿挫兼具,端庄中又时别出心裁,确是“平正温和”,“宛转自如”。充溢着清新淡雅、疏朗有致的美,而不是浓郁矫饰、艳丽华贵的美,原品是文人扇面画,银币也带有比较鲜明的文人雕刻的味道。(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