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画扇,发于唐宋盛于明清,因其有“咫尺之图,可写百千里之景”的意境与情趣而广受历代文人雅士的钟爱。扇面书画虽不及卷轴书画宏大精深,但却有着浓厚的装饰意趣。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曾经把在扇面上作画,比作美女在瓦砾上跳舞。
为弘扬中华传统扇面文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发行了一套以“明清扇面绘画作品”为素材的纪念银币。“明清扇面画”银币全套共计四枚,外形全部采用扇形的格式,全套正面图案采用的均是明朝陈道复(1483-1544)的《竹石水仙图》。而四枚银币的背面图案则分别取自清代钱慧安(1833-1911)的《柳塘牧牛图》、清代张熊(1803-1886)的《花卉图》;明朝蓝瑛(1585-1664)的《樱桃小鸟》,以及明朝汪澄(生卒年份不详)的《秋溪游艇图》。该《明清扇面画》银币的面额均为10元,每枚含纯银1盎司,总发行量为11800套。
扇面银币里的“明清扇面画”,这套精制银币表现的扇面画作品全部来自于《明清扇面画选》,选择的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题材,或清新,或苍劲,或明丽,或典雅,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明清扇面艺术的鼎盛。
扇面银币里安放“明清扇面画”,这是中国金银币的形制艺术与扇面艺术浑然天成的契合。扇面画的创作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文人在命笔之时必须考虑在这种特定的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从圆点出发产生拱型,有几分天地宽博的哲学意味。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扇形银币继承了这样的美学精神,上宽下窄,呈弧形放射状,气韵逐渐向圆点聚焦,布局显得更加紧凑,将文人扇面画“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至。贵金属纪念币的形制与题材能够达到这样完全默契的程度,“明清扇面画”银币是其中的典范作品。(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