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金银“熊猫”年代秀之1992篇(四):不再继续的恋情

       1992版“熊猫”金银币最大的变化,是一减一增,减去的是1克金币。这枚份量最轻的金币,1991年,以11万的天量,曾在币坛呼风唤雨。而1992年,说不发行就不发行了,来无影,去无踪,成为“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中少数行为举止怪异的品种之一。增加的品种,是5盎司金币。发行量为99枚,与12盎司金币持平。这也是“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问世以来能见到最低的地量。5盎司“熊猫”金币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主,它起于1987年,但持续1年后,中断了3年,1992年是它二次出山。至这一年止,总共才有3枚问世。
       相比之下,与它共用一个画面的5盎司银币,相对就稳定多了,它起步晚于金币1年,但1988年登场后,就没有停下脚步,到1992年,已经持续5年。这一年它的发行量为4000枚,与1991年相等,销售市场相对稳定。
       1992版5盎司“熊猫”币,不再继续1990和1991的“恋情”,币面上的两只“熊猫”,改为一大一小两只。也可以理解,恋情之后,自然就是生儿育女的常态。但此时,雄熊猫目的已经达到,抛下雌熊猫母子,又开始它新的征战。而雌熊猫,在未来一到两年,甚至更长,必须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
       币面上的熊猫妈妈,无疑是尽责的,它带着熊猫宝宝来到河边,让它领略大自然恩赐于熊猫的美景。淘气的熊猫自然不懂得用心去读眼前的风光,伸出右掌,极力把岩石上的一株植物拔下来。熊猫妈妈并不阻止,反而,脸上泛着淡淡的微笑。也许,熊猫宝宝的举止,让它也回到童年的时光?
       雕刻创作过程,是设计图稿理念的提升:熊猫宝宝的顽皮,熊猫妈妈的温和,以及山石的坚硬,森林的柔润,以及流水的律动,通过雕刻语汇的再描述,通过黑白折光的再映衬,都把原作的精髓,升华到崭新的高度。可以这样说,1992版5盎司“熊猫”币背面图案的成功,是设计与雕刻共同努力的结晶。
       从1992版“熊猫”金银纪念币始,背面图案的币面文字,也有“惜墨如金”的压缩。持续了10年“含纯金(银)XX 盎司”及“成色”等中文,在币面不复存在。这种简练,扩大了币面主图表达区域,同时,也让充满盎然生机的币面,更为清爽,更为洁净。
       1992版“熊猫”金银纪念币,后获中国金币总公司颁发的集体项目奖。(供稿:福州东泉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