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新邮预订,大约就是挤破头地一顿猛操作,来年收获到折上折的骨折票。作为国家少有的有价凭证,设计不重要了,工艺也不重要了,题材也不灵了,大家关注的重点都放到了邮资打折上。那么中国邮政想改变这个现状吗,我觉得是想,但又被很多的利益相关方所绑架着。这一点就没必要展开说了。
姗姗来迟的2026新邮预订,中国邮政从根源上将预订推倒重来。尤其是年册预订推迟到了2026年9月才截止,给人营造出随便订,但又限制大户批量订后再打折出售的错觉。好事情啊!然而,一纸通知戳破了这个良好氛围:新邮仍在预订,但年册已全部售完。一个破壳子而已,就活生生的售完了,这不搞笑嘛!
网上的分析有很多,但在我看来,这里或许有这么个小心思:明年截止,印多少是个重要问题。印少了,加印,是成本。印多了,销毁,又是成本。尤其,降本增效是主旋律。所以,干脆把这个不确定因素给它停了,安全。
现在新邮还在预订着。以目前中国集邮整体衰败的情况来看,明年新邮计划发行量就能够反应2026新邮预订中国邮政是不是真正下定了决心。如果真是清理了大户,那么计划发行量还会进一步下降,反之就是扯了。如果中国邮政真是看中了少的那两个亿的预订费,那也就别订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得有解决方案。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就应该取消预订这个事,提前一个月在网络或邮局预订,想订多少订多少,想要多少版要多少版,这才是正理。那么集邮公司怎么办,也好办:官方背景就是集邮公司最大的靠山和底气,怎么用好,那就得好好想想了。比如,做好邮票的评级封装,做好产品册的开发,每年搞几个限量特供,做几个印样,弄点特别编号的大版……套路都有,也都在玩,关键得有人来玩。
杭州很多景区都不收门票了,人家的文旅反倒赚翻了。邮票也是,一味的限制、控制,最后终究是死路一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