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邮政发布了《关于严肃邮资票品经营销售纪律的通知》,提出要治理打折邮票。这一通知的目的非常明确——遏制邮局以低价倾销邮票的现象。然而,问题的根源并非简单的销售管理问题,而是深层次的市场供需失衡。即便如此,邮政能否通过这一纸通知彻底解决问题,仍然值得怀疑。打折邮票背后的市场现状
所谓“打折邮票”,并非市场的倒卖者在“赔本赚吆喝”,而是邮政内部某些邮局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通过低价倾销来吸引大客户。即便如此,这一现象依然长时间存在,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邮票的打折力度已经低于五折,价格低得让人惊讶。这种低价邮票的背后,不仅是部分邮政员工为了达成业绩而选择“亏本”销售,还有一个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的市场结构问题。邮政为何难以治理打折邮票?
中国邮政之所以发布这一通知,表面上看是为了规范邮品市场,然而,深层次的问题远比一个“通知”能解决的要复杂。首先,打折邮票的数量积累已久,甚至几十年前的邮票依然存货众多,想要消化这些存货并不容易。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收藏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票收藏家】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邮币信息。其次,新邮票的印刷量和实际使用量并没有直接关联,大量邮票都被用作集邮品开发,根本没有进入到实际流通市场。此外,邮政将邮票视为商品来出售,但对邮票作为“邮资凭证”如何消耗,依然没有提出可行方案。邮政的策略能否奏效?
邮政的此次“通知”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提升邮票的实际使用量。当前的邮政市场,尤其是在包裹寄送和电子支付日渐普及的时代,很多人根本不愿意按原价购买邮票。对于寄包裹的用户而言,邮票打折的吸引力远大于其面值的邮资,邮政若不能给出更切实的使用场景,邮票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小。就算打折邮票被完全清除,如何让新邮票有实际的消费需求,才是解决的根本所在。未来如何破解邮票困局?
邮政这一“治理行动”不仅是一场“监管大战”,更是一次思维的转变。如何消耗过剩的邮票存量,并推动新邮票的市场需求,才是解决这一顽疾的关键。虽然《通知》提出了治理方案,但如果邮政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邮票的消费模式,并为其开辟新的市场途径,短期内打折邮票的现象可能不会消失。邮政是否能真正通过创新的营销模式、提升邮票的使用价值,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或许才是这场“治理”战役最终能否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总结来看,邮政面对的是一个深层次的市场失衡问题,单纯依赖政策通知并不足以彻底解决。在新技术和支付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邮政如何通过创新应对这一困境,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0